您现在的位置:中学新万博教学园地>> 本站信息>> 新万博书屋>>正文

中学新万博教学史料阅读与情境设问(世界史)

鲍鹭滨 著

出  版  社:

  I S B N :

出版时间:2022-05-23

版       次:

包       装:

开       本:

用       纸:铜版纸,胶白锁线

售价:70.00元

数量: - +

加入购物车加入收藏夹

作者简介

鲍鹭滨老师,任教于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20年,长期在高三毕业班任教,有丰富的高三备考经验。曾在省市各级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参与多项省市教研课题,多篇论文发表于CN级教学刊物。作为主编的教学论著,《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新万博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上下卷,ISBN 978-7-5459-1793-2)已经在202012月中旬正式出版。

编辑推荐

新万博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色是其时间性,而其基础是史料。史料的阅读、搜集、整理、解读和运用,涵盖了史学的基本内容。傅斯年强调:“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辞,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

随着中学新万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万博教师专业化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要求和的改革,新材料、新史学研究的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再次成为中学新万博教学研究的新方向,重中之重。由于史学书籍浩如烟海,加之工作的繁忙、专业素养的局限,对一线中学新万博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史料阅读、搜集、解读、运用的不足制约着他们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中学新万博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广泛汲取史学研究新成果,把优质史学资源与新万博教学深度融合。

作为全省素质教育标兵,被誉为“最像大学的中学”的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学校各学科教学研究氛围浓厚,通过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课改、教学研究、高考成绩方面取得瞩目的成绩,享誉海内外。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厦门六中新万博教研组在新万博学科素养的培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许多新万博研究成果已在众多国内知名公众号、学科网站连载,反响热烈。

当然,由于编者受时间、能力的局限,本书难免存在史料甄选科学性、问题设置严谨性、功能达成的缺憾等问题,敬请全国专家、同行不吝指教。希望我们的汇编能在新万博教学研究、教学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的效果。

                                                                                                                     鲍鹭滨

                                                                                                             2022年6月

内容简介

本校本是针对团队史料汇编(世界史部分古代近代现代)的一个改版。主要在高中新教材《中外新万博纲要》的授课过程中,广大教师都深感教学内容繁多,备课时间紧张,往往为了准备一课内容疲于奔命,没有更多时间能够驻足反思。在单元和大概念教学的引领下,传统的备课模式需要一个思想解放和实践更新的过程。本书立足于做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讲教材内容进行情境整合,用问题链条来构建项目学习,也尝试有一些与题型相仿造的自主命题。本校本丛书精选了世界史史料汇编230余万字中的90余万字,在纲要下册23课中设置了几百个史料阅读和问题项目,希望能借此给同仁们一点思考,一点帮助,提高备课的精准度。因为时间仓促,加之本人能力有限,校本中选取的史学材料难免有不恰当,逻辑不够严谨的问题。恳请全国专家、同仁不吝指教,大家共同研讨商榷。

订购说明:本书为校本教材,少量付印,属于同行私人交流,订购提供版和PDF打印版,严禁上传到其他网站,谢谢各位同仁。下单后请微信联系:baolubin13616055106或者QQ1124860288,鲍老师。因为疫情影响,东北地区、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同仁如果需要请购,下单前请先联系鲍老师,运费超出部分需要自行负责,具体微信上联系后操作哈。

目录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一新万博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汇编

《中外新万博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近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0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004—038

                    0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039—068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0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 069—100

                    0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 101—129

                    0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 130—148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0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 149—160

                    0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 161—180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0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 181—213

                    0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214—254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 255—295

                    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 296—314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315—339

                    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340360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361—392

                    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393423

                    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424—450

                    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451—483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484—510

                   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511—539

                   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 540—566

                   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 567583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 584613

                    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614626

精彩书摘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级高一新万博单元课时史料阅读导

《中外新万博纲要》(下)

单元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课时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新课标解读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新万博概念信息包括:

1. 人类文明的产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稍后,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社会生产的分工和早期城市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后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③ 阶级分化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者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划分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有关严实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墓中随葬品丰富,穷人的墓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古国的出现: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同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古代西亚两河文明: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市区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行政单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代尼罗河埃及文明: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古代印度文明: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新万博的中心舞台。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后来,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新万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公元前2千纪,这里曽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和雅典是期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但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新万博”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二、史料研读

情境1:人类文明的产生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阅读《纲要》下,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概况,理解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

拓展阅读:

材料一  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吃熟食,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复合工具或复合武器,所谓复合工具就是用两种不同质地的材料制成的工具。例如装上木棒的矛和鱼叉等。这是生产技术中的又一重大进步。

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氏族的管理仍实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它由氏族的全体成年男女组成,人人享有平等的表决权,氏族议事会可以讨论和决定氏族的一切重大事情。氏族长领导氏族劳动生产,合理安排氏族的日常生活。在经济上,一切财产归氏族所有,大家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死者的财产由其氏族继承,夫妻不能相互继承,子女也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人类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

提示:生产力低下,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社群体现出原始民主制。

 

材料二 磨制石器出现的地方,人们依赖种植经济生活,不再依靠采集食物。今天,新石器时代这个词指的是从1.2万年前到6000年前的早期农业社会。冰河时代之后,地球进入一个整体变暖、降雨量增加和气候条件更稳定的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很快利用了这些条件,培育可食用食物,使野生动物依赖于人类的饲养。(右图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

作为觅食群体中的主要采集者,女性非常熟悉植物的生命周期,并认识到阳光、雨水和温度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为了获得更丰富、更稳定的食物,新石器时代的女性可能开始培育植物,而不再仅仅依靠采集野外食物。而与此同时,新石器时代的男性成员放弃了为了食肉而捕猎的目的,开始喂养抓获来的动物。随着时光的推移,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这些实践活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逐步形成。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条件。)

提示:出现磨制石器;整体变暖、降雨量增加和气候条件更稳定;人类开始培植植物和喂养动物的实践活动。

 

材料三 农业——包括种植庄稼和驯养家畜——在世界上几个不同的地区分别独立地发展起来。已知的最早的农业活动大约发生在公元前9000年前,亚洲西南部(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居民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同时驯养了绵羊、山羊、猪和牛。在公元前9000年至前7000年间,居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东南边缘地带(今天的苏丹)的人们畜养了牛、绵羊、山羊,并种植高粱。公元前8000年至前6000年,撒哈拉以南的西北地区(今天的尼日利亚)的人们也独立种植了甘薯、秋葵(右图)和黑豆。在东亚,长江流域的居民早在公元前6500年就开始种植水稻,在北部的黄河流域,人们在公元前5500年种植了粟和大豆。东亚的人们也许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就饲养了猪和鸡,后来还把水牛驯养成家畜。南亚在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的年代里,就种植了芋头、甘薯、椰子、香蕉和包括橘子、柠檬、酸橙和柚子等柑橘类水果。

西半球的人们也独立进入农业社会。中美洲(墨西哥中部)的居民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时候就开始种植玉米,后来他们还种植了其他农作物,包括豆子、胡椒、南瓜和番茄。南美安第斯中部(今天的秘鲁)的人们在公元前3000年种植了马铃薯,后来他们的食谱中又多了玉米和豆子。亚马逊流域可能也独立地发展出农业,这里集中种植了树薯、甘薯和花生。美洲的农业与东半球相比,家畜的驯养比较落后。……除了安第斯山脉地区的人们畜养过骆驼、羊驼和豚鼠之外,美洲的其他动物大多不适合饲养。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世界各文明区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概况。)

(提示:参照纲要下册教材第2页相关内容。)

 

材料四 农业生活方式一旦确立下来,就迅速地推广开来,部分原因在于早期耕种者采用的方法。最古老的一套种植方法被称作“刀耕火种(下图)”,需要经常转移种植地点。为了准备适合耕种的土地,人们在森林里砍伐树木,然后放火焚烧,最后土地上的杂草都化为灰烬,这样的土壤非常肥沃,产量很高。不过一段时间之后,杂草重新侵蚀了土地,土壤的肥力也逐渐降低。于是整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片森林地带,重复上述的步骤。不断迁徙的刀耕火种有利于农业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传播。比如到了公元前6000年,农业已经从它最初起源的西南亚传播到地中海的东岸和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到了公元前4000年,农业进一步传播到地中海以北的西欧。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农业生活方式得以逐渐发展并传播的主要原因。)

提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需要肥沃的土壤资源,因此导致人类族群的不断迁徙,客观上推动原始农业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传播。

 

材料五 当农业生产从几个中心地带向外扩散的时候,最初只在一个区域种植的品种也扩展开来,商人、移民或其他旅行者把种植这些品种的知识带到了其他地区。以小麦的种植为例。公元前5000年以后,从它的起源地西南亚传播到伊朗和印度北部,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又进一步传播到中国的北方。同时,也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水稻的种植从中国南部扩展到东南亚,公元前2000年又传播到西半球,到公元前1200年,玉米从中美洲传播到美国的西南部,在公元100年传到了北美东部的丛林地带。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四、五,概括农业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发展和传播的主要特点。)

提示: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随人类群体迁徙传播;呈现从几个中心地带对外扩散;种植品种相关知识随移民扩展等。

 

补充材料 一般来说,以上所述的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从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数千年间,这三个谷类植物区如同工业革命后的煤、铁、铜,对人类新万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农业传播形成的三大谷类植物区对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重要作用。)

提示:为以上文明区域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2)社会生产的分工和早期城市的发展

(阅读《纲要》下,第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标志性变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人类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的概况,分析出现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认识定居生活带来早期城市出现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意义。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标志着人类在“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威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标志性变化的重要意义。)

提示:人类开始利用、改造自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推进新高度;农业周期性劳动促进人类从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为一系列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出现了私有财富积累。

 

材料二 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促使新时期时代的人们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模式。由于人们把时间都花在了耕种农作物上面,不再采集食物,所以新时期时代的人们放弃了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已知的最古老的村庄是耶利哥。(右图为想象图,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带有防御城墙的城镇之一。它没有街道,没有为大型肉食动物和入侵者提供便利的地面门和地面窗,居民从房顶进入自己家,然后把他们后面的梯子提上来。)

即使在最初形成的时候,耶利哥的居民可能就已经达到了2000人——与旧石器时代的小族群相比,这个数目是非常可观的。利用草原上的水源,人们种植了大麦和小麦。起初,人们并没有饲养家畜。而是通过猎取当地的野兽作为肉类食品。他们从事有限的商业活动,特别是食盐和黑曜石——古代的人们用这种坚硬的火山玻璃制作小刀和刀刃——的贸易。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的时候,当地居民在他们的圆形茅屋周围建造起坚固的围墙,挖掘了护城河,这些情况反映出耶利哥聚集起的财富已经引起了其他掠夺者的兴趣。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概括耶利哥村落生活的主要特点。

提示:定居生活;人数较多;从事农业生产和有限的商业贸易;修筑围墙和护城河以保护聚集的财富,防御其他掠夺者的侵略。

         (2)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图文为想象和作者文字转述,属于第二手文献史料,应该与相关的考古遗址发现进行二重互证。从史料研究来看文字转述的描绘内容对了解先民定居生活的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材料三 大量的人口集中在村庄中,促进了劳动分工。在新石器时代,村庄里的大多数居民种植粮食或饲养家畜。但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对卡塔尔·休于这处注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清楚地证实了专业劳动的迅速发展。该遗址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中南部(今土耳其)。它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熙熙攘攘的城镇,容纳了大约5000人。考古学者发现当地居民制作了陶罐、篮子、布料、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珠子以及夹杂在其他物品中的珠宝。卡塔尔·休之成为一座重要的村庄,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在它的附近有丰富的黑曜石矿。村庄可能是制作生产黑曜石工具的中心。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二、三,从史料价值视角比较卡塔尔·休遗址和耶利哥村落的异同。)

提示:卡塔尔·休遗址是考古挖掘,属于第一手实物史料;耶利哥村落是想象图和作者文字转述,属于第二手文献史料。在研究先民定居生活的状态问题上,二者具有先后继承的逻辑关联,卡塔尔·休遗址居民人数更多,考古挖掘中发现大量手工制品和珠宝饰品,证明已经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财富聚集。遗址挖掘相较于想象和文字转述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二者之间可以互相佐证。

材料四 三种早期的手工业——制陶、冶金和纺织,……他们将延展性较高的泥土用火烧硬,塑造成能够盛放干燥或是液体物品的防水的陶器。如果先在泥土上蚀刻图案,烧制后泥土变硬,这些雕饰也能永久地保留下来,工匠们接下来又在他们的作品上面上釉,使之色彩斑斓。最后,陶器不仅成了一种具有实际用途的器具,也成为表达艺术的媒介。冶金业很快就成为新石器时代的另一个产业。人类早期惯用金属是铜。在世界上很多西方,铜相对来讲比较纯,易于锻造成型,只需简单的锤打就可以将其制作成首饰或是简易的工具。

他们的行当反映出早期农业社会的状况:手工业或者提供耕种者需要的工具和器具,或者以新的方式来利用农牧业的产品。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早期手工业发展的给先民定居生活带来的影响。)

提示:提供了质量更好、更为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提供可以表达艺术的媒介。

 

材料五 到了公元前6000年的时候,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吸引了更多的人群,逐渐壮大起来。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定居点发展成为城市。早期城市与它们的前身——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有何区别呢?

即使在城市的早期阶段,它们与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市比村庄和城镇的规模更大也更为复杂。随着人口的激增,城市孕育出的行业数量大大超过了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于是,在城市中出现了庞大的专业人员阶层——全职从事某一特定行业的人,脱离了粮食生产领域。专业的手工业者使技术更加精练,并有所创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员——统治者、管理者、军事战略家、征税官等等——也随之出现,他们的工作对于整个群体的生存是非常必要的。城市也产生了专业的文化人员,譬如祭司,他们维系着群体的传统,传播群体的价值观念,组织共同祭祀活动,追寻人类生存的意义。

其次,新石器时代的村庄与城镇满足了当地和附近地区人们的需求,而城市无疑影响了更为广阔区域中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城市建立起市场,吸引了远道而来的买卖人。活跃的交易迅速引向更为遥远的地方,在新石器时代最大可能地促进了大规模的经济整合。为了确保如此大量的人口的粮食供给问题,城市需要扩张,因而对附近的土地提出要求,城市成为政治军事控制的中心。邻近地区神庙和学校的建造,也适时地将城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推广到周边区域。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比较分析早期城市与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和城镇的主要区别。)

提示:早期城市规模更大,人口更多;社会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出现专业的管理和文化创造的人群;早期城市逐渐成为政治军事控制和文化价值传播的中心。

 

3阶级分化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阅读《纲要》下,第2—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私有制产生和阶级分化的概况。通过对原始社会后期随葬品多寡所体现的贫富差距比较,归纳奴隶制国家产生的原因。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对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拓展阅读:

材料一 随着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现,私有制也产生了,私有制就是物质资料私人占有(占有物可以买卖、交换、转让和继承)的形式。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是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其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结果。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单个家庭的出现。此外,社会分工(农业从原始畜牧业中分离,为第一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大分工;手工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为第二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大分工;交换促使的商业,为第三次人类社会生产的大分工)和商品交换对私有制产生和发展也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的原因。)

提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结果;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促进。

 

材料二 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人的劳动力的价值也提高了。于是,在前一阶段刚刚产生并且是零散现象的奴隶制,这时便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本质的组成部分,奴隶不再是奴隶主简单的助手,而被成批地赶到田野和工场去劳动。

私有制的产生,使部落氏族内部的财产不平等成为不可避免。个别家族,主要是氏族长、部落酋长和军事首领的家族,占有大量奴隶、牲畜和土地,成为富有的氏族贵族,而一般公社成员的家庭则日益贫困化。这样,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在原始社会的末期,每一个氏族或部落内部都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贵族和平民(一般氏族成员)的划分,他们间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和阶级社会的形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奴隶制产生的原因。梳理部落氏族内部阶级分化的发展过程,认识这些变化对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

提示:奴隶制产生的原因是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人的劳动力价值也得以提高;通过奴役奴隶的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人类剩余产品的出现,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已有,私有制随之产生。氏族内部日益分化出成员之间财产的不平等,并以此逐渐分化为政治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日益形成。这些矛盾和斗争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和阶级社会的形成。

 

材料三 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反映多层级秩序,是以地域为层级的多层秩序;余杭良渚附近是中心的中心……,此类的大型墓葬或墓葬群,为礼仪中心的一部分,出土的随葬品种类多,数量丰,质量也高。一些土墩墓,也是大墓,规模及随葬品的质量,等级即差一层,而一般良渚文化小墓,形制卑小,随葬品大致只有陶器,没有玉制品,则又差了一等。这是不同中心之间的层级。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新万博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其史料价值。)

提示:良渚文化遗址为考古挖掘,为第一手史料;许倬云先生在专著中进行了文献转述,虽为主观文献史料,但与考古挖掘的第一手史料可以形成二重互证。这些史料对研究原始社会后期的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材料四 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与私有制的发生以及由此引起的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密切相关。……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增强了,掠夺成了劳动更容易和光荣的事,于是战争成了经常的职业。为了对外掠夺或抵御外来侵略,一些部落往往结成部落联盟。在部落联盟中,为了统一指挥和行动,需要设立一个握有重大权力的军事首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常设的议事机构,以便随时决定某些重大事宜,这个议事机构称为议事会,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长参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军事民主制产生的原因和概况。认识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出现的重要意义。)

提示:对外战争和或抵御外来侵略需要统一指挥部落联盟力量的客观需要。设立一个掌握重大权力的军事首领和一个常设讨论某些重大事宜的议事机构;议事会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长参加。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材料五 在军事民主制初期,其中人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它可以通过或否决一切法律,选举军事首长,还拥有宣战和判决死刑的权力。议事会负责召集人民大会,向人民大会提交议案,并握有战争的媾和权。军事首长由人民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祭祀和裁判权。但是,随着掠夺战争的进行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长和议事会的权力日益增长,而人民大会的权力却不断削弱,最后,以军事首长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终于依据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势力和手中的权势,把部落的管理机构变成了他们对外掠夺、对内压迫的工具,这样,氏族制度就被国家所代替了。国家与氏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新万博上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国家开始形成的原因。了解国家出现的重要特征,比较国家与氏族在社会组织上的差异。认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对文明进程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示:对内镇压奴隶反抗和对外掠夺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国家组织。国家主要体现为出现了政府、官吏、军队、法典和监狱等暴力强制机关;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出现了世袭制的奴隶制王朝,王权初步形成;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国家与氏族的差异主要为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氏族的划分却依据血缘关系;二是国家已有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暴力机关,而氏族所有的却是民主管理机关。人类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真正的文明时代到来了。

 

情境2: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文明古国的出现

(阅读《纲要》下,第3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文明古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理解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的主要原因。

拓展阅读:

材料 就亚欧大陆而言,中国由黄河至长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恒河,西亚、中亚由安那托利亚至波斯、阿富汗,欧洲由地中海沿岸至波罗的海之南,由不列颠至乌克

兰,乃至与亚欧大陆毗连的地中海南岸,都先后不一地成为农耕和半农耕地带。由此构成一个绵亘于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之间的、偏南的长弧形的农耕世界。在这个农耕世界之北,是宜于游牧和半游牧的地区。随着游牧和半游牧的不断扩展,东起西伯利亚,经中国的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也形成自东而西横亘于亚欧大陆偏北的游牧世界,与偏南的农耕世界并列。在其他各洲,也先后出现农耕地带与游牧地带的区分。

约在公元前第 4 千纪后期,西亚两河流域首先突破原始公社各自孤立的状态,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并加强村落与村落之间的横向联系,出现了居民密集的聚落,由此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爱琴海地区等,都先后诞生了文明,出现与两河流域类似的、并立的小国。新万博从此步入阶级社会,同时开始在更大范围内的横向发展。在游牧地带,由于生产增长率较低,社会分化相对缓慢,因此原始部落牢固存在,长期停留在淳朴而落后的状态。由此而后的亚欧大陆,南方农耕,北方游牧,南方富庶

而发展较快,北方贫穷而发展迟滞,这是直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长时期中的基本形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古代文明古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理解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的主要原因。)

提示:古代文明古国都处于农耕地带和半农耕地带,大部分依托大河流域;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形成亚欧大陆南方农耕,北方游牧,南方富庶而发展较快的格局;美洲文明相对隔绝,独立发展。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对低下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2)古代西亚两河文明

(阅读《纲要》下,第3—4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两河文明产生的新万博地理概况。通过城市国家出现到古巴比伦王国统一的史实,了解古代两河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汉谟拉比加强奴隶制君主专制统治和颁布法典的史实,分析古代两河文明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特征。通过《吉尔伽美什》史诗、60进制法等了解古代两河文明的主要文化科技成就,理解史诗中有关大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对人类其他地域文明的深远影响。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北部称阿卡德,南部称苏美尔。汉谟拉比国王统治时期,统一了两河流域,并把古巴比伦推向了全盛,使巴比伦文明在两河流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又习惯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为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民族众多。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后来有古巴比伦人、阿卡德人等。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使这里成为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美索不达米亚”称谓的含义。指出之所以把古代两河流域称为巴比伦文明的原因。)

提示:含义为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土地,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因为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把古巴比伦推向了全盛,在两河流域的文明国家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所以习惯上人们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称为巴比伦文明。

 

材料二 约六千年前,两河流域的主要居民是苏美尔人。两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主要用水依靠两条河流。两条河每年都各有一次泛滥,河水带来的淤泥井常肥沃。但是低地积水退不了,形成泥塘;高地又留不住水,干得开裂。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苏美尔人学会了开沟渠、筑堤壩、修水库,他们使用石锄和包铜头的䦆头,非常吃力地修建灌溉沟渠。这样才有了可供利用的土地,播种了谷物,繁殖了家畜。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沟渠需要疏通、堤壩需要维护和加固、一切水利也还需要改建和扩充;人们就要不断地和自然进行斗争,苏美尔人就是这样艰辛地劳动才获得了丰富的收成。这里的农产品的产量井常高,一般达到种子的几十倍到百多倍。他们用多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去交换自己所缺乏的金属矿产、石块、木材等。随着物质财富增多,交换也发展起来,这就产生了私有制。这时苏美尔人的原始公社制逐渐解体,开始出现了奴隶制的国家。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他们学会了造砖,并用砖建筑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和寺院。他们还发明了象形文字,并把它刻划在石块和泥版上。这便为以后两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涂厚善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苏美尔人对两河流域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

提示:经济上苏美尔人利用两河的泛滥,修堤筑坝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利用农畜产品交换缺乏的金属、石块、木材等物资,促进私有制的产生;政治上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开始出现奴隶制的国家;文化上发明造砖,用以建筑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物和寺院,并发明了刻写在石块和泥版上的楔形文字,为两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乐基础。

 

材料三 在公元前4千纪的时候,美索不达米亚的人口急速增长起来。此时人们在组织大型社会的道路上几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适应性的增强,他们创造了国家和统治体系,带来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不仅如此,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区域性的帝国,并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

国家出现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社会中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分化,导致了复杂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迅速确立。人工灌溉系统提供了粮食生产,转而又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并吸引大到更多的外来人口。城市中生活着专业劳动者,他们生产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产品,又转而刺激了贸易的增长。苏美尔人的财富不仅支撑着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吸引着其他地方的移民。如古希伯来人,他们按照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方式在城市边缘定居下来,还有腓尼基人,也为美索不达米亚社会接受,他们建立起广泛的海路贸易网络,把西南亚与整个地中海世界连接起来。闪米特人是草原游牧民族,他们从西面和南面的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的沙漠来到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常常与苏美尔人通婚,很快适应了苏美尔人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两河流域迈向文明国家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概括国家产生了对两河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提示:主要原因是人口急速增长客观上需要组织大型社会,但此前并没有可以遵循的经验;条件是两河文明的古国们创造了国家和统治体系,带来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向周边地区扩张势力。国家产生促进两河文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外来移民不断融入,人口大量增加,对外贸易不断拓展。

 

材料四 在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2350年差不多1000年的时间里,十几个苏美尔城邦——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格什、尼普尔、基什等——支配着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共事务。这些城市在内外部的压力之下,建立了国家——这正是正规的管理机构,可以对整个区域有效行使权力。就其内部而言,城市需要维持秩序并确保居民共同合作,建造公共工程。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还需要防止居民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严重的混乱。此外,由于农业对于城市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逐步发展成为城邦:它们不仅控制着城墙以内的公众生活,还监察着周边农业生产区域的事务,如扩大了蓄水池和水渠的灌溉网络。(右图为苏美尔城邦分布示意图)除了内部压力,苏美尔城市还要面对来自外部的问题。城外的人们觊觎城内聚积的财富。美索不达米亚的地势非常平坦。几乎没有地理屏障。对于入侵者而言,发动对苏美尔城市的攻击,劫掠他们的财富简直易如反掌。为了防范这些强盗,城市建筑了高墙,组织了军队。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苏美尔诸城邦的地理分布情况。概括苏美尔城邦的主要职能。)

提示:苏美尔城邦的职能主要是组织维持公共事务,包括内部团结居民,维持社会秩序,建造公共工程,组织灌溉工程以进行农业生产;对外则因为没有地理屏障,需要修筑高墙,组织军队来抵御外来侵略。

 

材料五 最早的苏美尔政府可能是城中的精英人物共同组成的议事会,他们代表所有居民决定政策。当危机来临时,议事会也会服从某个权威,赋予他完全的权力处理危机。渐渐地,这些管理者篡夺了议事会的权利,使自己成为君主。到了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他们宣称在王国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事实上,国王通常与地方权贵共同统治,而这些权贵大多由于作战勇猛而成为了军事长官。到了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的城邦支配了公共生活。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苏美尔城邦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并由此指出人类早期文明发展中政治制度演进的一般性规律。)

提示:趋势是从精英的议事会让位于政治权威的君主和贵族。从军事民主制转向奴隶制王国是人类早期文明中政治制度演进的一般性规律。

 

补充材料 由于形成的过程和在各个文明圈中的角色的不同,早期城市发展的形式在各地区均不相同。大多数两河流域的城市都是庞大而缺乏规划的人口集中地。考古学家柴尔德曾经举出城市的十大特征:(一)范围和人口均有一定规模;(二)分工专业化;(三)生产剩余物质能够集中;(四)社会阶级分化明显,上层阶级成员(包括宗教、政治、军事)组织并且统治社会;(五)国家和政府组织成形,其中的成员的资格是以其居住权为主,也就是说,从基于血缘关系的农村居住转为基于地缘关系的城市公民;(六)有公众建筑物,如神庙、宫殿、仓库、灌溉沟渠等等;(七)有远程的贸易活动,所交易的货品不论在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上均增加;(八)具有纪念性质的大型工艺品开始出现,而这些工艺品具有一致的形制;(九)文字出现,使得组织和管理的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十)算术、天文、几何等较抽象的科学开始萌芽。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任选3条或3条以上信息,围绕“早期城市的特征”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论题可以为“早期城市的特征体现了文明国家的产生”。论据可以选择第二、三、四、九等展开论述。

 

材料六 公元前2800年到前2340年叫做“早王国时期”,是苏美尔文明的成熟期。这个时期苏美尔地区在政治上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城邦林立,相互征伐,没有一个城邦能长久称霸,比较强大的城邦有埃利都、乌鲁克、拉伽什、乌玛和基什等。城邦之间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争夺土地、水源,争夺霸主地位也是出于这个基本的经济原因。

    各城邦霸主的象征是叫做“王权”(苏美尔语nam—lugal)的一种实物和“基什王”的头衔。“王权”类似“权杖”、“权标”或中国的“鼎”。反映争夺“王权”的主要文献是《苏美尔王表》,这个名称是当代学者给予的,在古代人们按照该文献的第一句话称之为“当王权自天而降时”。这篇文献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王权”转移的过程,通篇都是“某地城邦被击败,其王权转移到某地”之类的话。《王表》提到有10个城邦得到“王权”,考古发现证明当时至少有几十个城邦存在,进一步证明“王权”象征着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早王国时期”苏美尔地区在政治上的主要特征,指出这种特征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示:政治分裂,城邦林立,相互征伐,霸权时常易手。城邦争霸的最终趋势是走向政治上的统一。

 

材料七 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城的国王萨尔贡一世征服了阿卡德地区,建立起统一的阿卡德国家。他随后征服了苏美尔诸城邦,第一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地区,从此两河流域由分散的城邦发展为初步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萨尔贡统一巴比伦尼亚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萨尔贡统巴比伦尼亚地区后,又不断地向两河周邻地区用兵,征服了埃兰,侵入小亚东部、叙利亚、阿拉伯半岛东岸一些地方,使阿卡德国家的领土从“日出处”(即东部的埃兰)到“日落处”(即西部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从“上海”(即北部的地中海)到“下海”(即南部的波斯湾)。

萨尔贡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组建了两河流域新万博上第一支常备军,人数达 5400 人;地方行政长官多为阿卡德贵族。为缓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萨尔贡也任命一些归顺的当地贵族担任官吏;统一度量衡,规定了十进位的计算制度。

常备军作为国王的近卫军,接受严格训练,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战时是庞大军队的核心力量,它成为统一和巩固两河流域统治的重要支柱。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和度量衡制的划一,有利于灌溉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使对外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远达印度河流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萨尔贡一世对两河文明进程的主要贡献,分析其加强统治措施的积极影响。)

提示:实现了两河流域由分散的城邦发展为初步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

 

材料八 公元前1894年左右在苏姆阿比首领的指挥下,占据了巴比伦城,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朝(约公元前1894—前1595年)。之后开始与两河流域诸国争夺霸权。这个王朝至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时强大起来。此时西亚的形势对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十分有利。

玛里和埃什努纳臣服于亚述,伊新已衰落,拉尔萨又为埃兰征服。汉谟拉比不愧为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釆取极其灵活的外交攻势,即先与近邻结盟,然后再打同盟者。它首先与北方的玛里、南方的拉尔萨结盟,征服了伊新,并使玛里摆脱亚述的控制。公元前1763年汉谟拉比对劲敌拉尔萨发动进攻,可能采取掘堤放水的方法,使下游的拉尔萨遭受重大损失,终被消灭。汉谟拉比转而向北方扩张兵锋所及远达而的盟国玛里,将一度繁荣的玛里城夷为平地并占领之,还一度出兵击败埃什努纳,攻下北方的亚述城,占据了亚述的南部地区。这样,汉谟拉比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翦除城邦割据,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自称自己是“强大之王,巴比伦之王,苏美尔、阿卡德之王,世界四方之王”。在他当政期间,巴比伦城成为西亚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查找相关资料,概括汉谟拉比实现两河流域统一的主要原因。)

提示:西亚两河的当时的有利形势,城邦诸强都已经衰弱;汉谟拉比个人的雄才大略,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等。

 

材料九 汉谟拉比在统一两河流域过程中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下图为古巴比伦王国疆域图)

汉谟拉比极力宣扬王权神授,他说:“安努(即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使我有如沙马什(即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汉谟拉比还自称“众神之王”,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

汉谟拉比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他不仅设立中央政府机构,还派总督管理较大的地区,城市和较小的地区则派行政长官管理。汉谟拉比命令辛·伊丁那姆将八名未到任者解送到巴比伦城。此八人中,一名是队长,一名宫廷侍者,一名占卜者。在另一篇诏令中,他指示辛·伊丁那姆调查一件行贿案,如果情况属实,将赃款、赃物、受贿者及知情人证押送到王宫。

汉谟拉比组建一支常备军作为专制统治的支柱。他分给士兵份地,规定士兵服役义务。他严禁军官侵吞士兵财物,违者要被处以死刑。汉谟拉比从经济方面保证士兵的地位,使国家有一支随时可征召的军队。他直接掌管军队的调动。

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对经济方面的控制。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之下。这里还包括亲自处理地方上呈送的经济案件;在国家进行公共工程建筑时,经常从各地征调劳力;经常审查地方神庙帐目。

总之,在汉谟拉比时代,专制王权已经确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疆域。结合教材内容,概括汉谟拉比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七,比较汉谟拉比和萨尔贡一世在加强专制统治方面的相似点。)

提示:王权与神权趋于统一,宣扬君权神授;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强化对地方的控制;组建一支强悍的常备军;加强在经济方面如赋税、水力、征发劳力、经济纠纷、神庙财产审核等的控制。二者都重视对官僚机构、军队建设和经济方面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十 汉谟拉比给后世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是《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是人类新万博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在两河各城邦原有法典的基础上,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分序文、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在序文和结语部分中,主要宣扬君权神授说和立法的宗旨,即所谓“发扬正义于世”。正文共282条,发现时有35条(66-100条)已磨损,后来根据苏萨出土的法典复本断片和亚述尼尼微所存的泥板抄本补全,全部内容大白于天下。内容包括诉讼手续(1-5条);盗窃处理和奴隶(6-25条);土地房屋(26-28条);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役(89-126条);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127-194条);伤害的处罚(195-214条);职业人员的报酬和责任(215-240条);农牧业中的租赁和雇佣(241-277条);奴隶的买卖和处罚(278-282条)。从包罗万象的法典中可以看到古巴比伦社会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法典旨在保护贵族和有产者的利益,调整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加强对奴隶和其他劳苦大众的剥削和统治,实施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摘编自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特点。)

提示:法典融合了新万博传承,即两河流域各城邦原有的法典,也结合本民族的原始氏族习惯法;法典宣扬君权神授,以法治维护强化奴隶主的专制集权统治;法典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补充材料1 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以看出,古巴比伦社会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自由民(awilum)、穆什根奴(muskenim)和奴隶(wardum)。酬金或惩罚根据人们所处社会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如:第25条:如果医生用青铜刀为阿维鲁的严重伤口做手术,救了人命,或是用青铜刀在人的太阳穴上开刀,而挽救了人的眼睛,那么他应得10舍客勒(1舍客勒≈8.3克)银子。第26条:如果(那人是)穆什根奴,那么他应得5舍客勒银子。第27条:如果(那人是)人的奴隶,那么奴隶主应给医生两舍客勒银子。再如法典第196、198、199条规定:如果一个人弄瞎了一个自由人的眼睛,那么也要弄瞎他的眼睛;如果弄瞎了一个穆什根奴的眼睛,那么罚款1斤银子;如果弄瞎了一个奴隶的眼睛,那么罚款为他的价格的一半。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在社会等级方面立法的特点。)

提示:酬金或惩罚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带有奴隶制下等级森严的色彩。

 

补充材料2 古巴比伦人的生活里几乎处处都有契文、契约存在,它们作为证据防止反悔和欺骗的法律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文经常把契约作为判案的唯一证据,如:第7条:如果一个人从他人的孩子,或他人的奴隶那里,买了或接受保管了金印,或男女奴隶,或牛、羊、驴、或不论什么东西,既无证人又无契约,那么那个人是个贼,他将被处死。第74条:如果商人为(收)利息而贷出大麦或银子,但既无证人又无文的,那么他将白白丧失他贷出的一切。第122条:如果一个人交给另一个人保管银子、金子或无论何物,他应让证人过目他所交出的一切,立下契约,(然后方可)交付保管。第123条:如果他没有证人或契约就交付保管了,而他交给的地方不承让了,那么此事不可起诉。第128条:如果一个人娶妻而没有立条约,那么那女人不是个妻子。

   《汉谟拉比法典》采用了最为野蛮的同态复仇的方法,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来惩罚对自由民的伤害,条款虽然不多,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法典刑法的残酷。如:第196条:如果一个人弄瞎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那么也应该弄瞎他的眼睛。第197条:如果他折断了一个自由民的骨头,那么也应该折断他的骨头。第200条:如果一个人打掉了与他地位相同的人的牙齿,那么他(后者)应打掉他的牙齿。第210条:如果那女人死了,那么应把他女儿处死。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

关注点:(依据材料,辩证评析《汉谟拉比法典》在判案中的主要依据。)

提示:法典的进步性体现在用契约作为判案的唯一证据,彰显了法治的公平公正性;但是法典保留了野蛮的同态复仇的若干原则,依然体现了奴隶制社会立法的残酷性。

 

补充材料3 《汉谟拉比法典》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其他所有法律都以明确的法律术语规定了男人相对于女人的优越地位。对婚姻关系做出选择的不是新郎和新娘,而是父亲,或者父亲去世后的母亲或兄长。结婚后,丈夫是法律承认的无可争辩的一家之主,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必须对他表示充分的尊敬。作为一家之主,丈夫其实就是他妻子和儿女们的所有人。为了还债,他可以典当或出卖他(她)们,仿佛他(她)们仅仅是普通物品一样。

妻子如果通奸将会受到无情的惩罚,通常是对她和她的奸夫处以死刑。然而,对丈夫而言,则没有不忠一说,因为依照法律他不但能够拥有一个正妻,还可以纳一个妾和许多女奴,以满足他的“欲望”,同时确保他有后裔。事实上,一个不能生育的妻子有义务给她的丈夫找一个妾,使他可以有儿女。丈夫想要离婚十分容易,他只需指称妻子不能生育或是个挥金如土的人或宣称她小看他。不过,倘若妻子想要离婚,那就是一场致命的赌博。法典规定,她必须接受调查:“如果她伟人谨慎且从无过错,而她的丈夫已离家出走,且十分轻视她,那么她可以带着她的那部分财产(嫁妆)回娘家去。……但是,如果她被发现为人不检点、离家出走、毁坏家庭、蔑视丈夫,她就将被淹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在婚姻关系立法中的局限性。)

提示:在婚姻关系中妇女出于无权地位,出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地位同样不平等,夫权制色彩浓厚,妻子倍受压迫。

 

补充材料4 法典对租赁关系作了具体规定。例如,租耕牛一年,租金为 4 库鲁(合 1010.4 公升)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第 244—246 条)。租佃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 1/3 至 1/2(第 46 条)。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第 42—47 条)。

雇佣关系也是以契约为基础的。雇主按契约付给不同劳动者以不同的报酬。例如,受雇放牧牛羊者,每年可得 8 库鲁(合 2020.8 公升)谷物(第261 条)。雇佣耕者,每年应付给其 8 库鲁谷物(第 257 条)。雇佣手工业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 5—6 塞(合 0.23 克—0.276 克)银子(第 273、274 条)。

古巴比伦时期,高利贷活动盛行。法典规定,借贷和还债时,需证人在场(第 95、96 条)。贷谷利率为 33.3%,贷银利率为 20%(第 89 条)。

古巴比伦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相当发达。法典对属于阿维鲁个人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买卖都作了具体规定(第 42—66 条)。法典还规定,里都、巴衣鲁和纳贡人的“田园房屋系由其自行买得,则彼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第 39 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在土地租赁、雇佣关系和借贷方面立法的主要原则。)

提示: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作为司法依据;维护出租者和土地私有者的利益;体现了法治契约的原则。

 

材料十一 公元前22—21世纪的《乌尔纳姆法典》中罚金代替了肉刑和死刑,这通常被认为是法制发展中的一大进步。罚金的做法被后来的一些法典所采用,如《汉谟拉比法典》及希伯来人的律法。它开创了用法律治理社会的先河,法治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显著特征。

——摘编自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后来成为闪米特人其他各族如亚述人、加勒底人和希伯来人制定法律的基础。法典是作为的命令,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能受到公正的对待而颁布的。法典生动、尖刻地诅咒了以后任何敢于篡改法典的统治者:“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法典,结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古代两河流域在立法方面对后世的积极意义。)

提示:开创了用法律治理社会的先河;影响了后来两河和周边地域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立法;一定程度上规范君主的施政行为,依法治国防范暴政得到一定的保证。

小结:《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两河文明在奴隶制时代的国家治理和法治智慧,其法治契约的精神对后世立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其奴隶制立法的残酷性和局限性,特别对奴隶制下的私有制的维护,对奴隶、妇女的残酷压迫等,都是特定生产力条件下的产物。

材料十二 苏美尔人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文字的发明。早在乌鲁克文化期之初的文物上,已出现图画文字。它们已非全属图画性质,还带有一些线型符号。因此文字的起始大概早于该时期。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图画文字发展成为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由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种新的意思。例如,代表“口”的符号,可用来表示动词“说”;代表“眼”和 “水”的符号,则表示“哭”。表意文字逐渐发展为表音文字。一个符号表示若干发音相同的字。例如,“箭”和“生命”发音为“提”,两者都用“箭”的符号表示。由于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一字多义,使用不便,人们在文字符号前加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例如,人名符号前加一个“ ”,便表示男人之名。经过这些变化,苏美尔语文字体系基本完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两河文明在文字创制上的特点。)

提示:从象形图画发展为表意和表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补充材料 苏美尔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当笔,刻在泥版上的,落笔之后自然形成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米坦尼人、乌拉尔图人等都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表达自己的语言。腓尼基文字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楔形文字称谓的由来。概括两河文明文字创制的深远影响。)

提示:楔形文字因用芦苇杆等工具刻画在泥板上落笔自然形成楔形而得名。该文字体系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腓尼基人的文字体系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材料十三 苏美尔·巴比伦文学作品多是宗教神话和史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在这首史诗中,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被描绘为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他骄傲暴戾,引起诸神不满。诸神创造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却成了朋友。此后,吉尔伽美什改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他的英雄行为引起女神伊斯塔尔的爱慕,但他拒绝伊斯塔尔的求爱,触怒诸神。诸神用夺取恩奇都生命的办法来打击他。吉尔伽美什为朋友的死十分悲痛,决心去寻找长生不死之方。他历经千难万险,得到永生的仙草。但在归途中,仙草却被蛇偷吃,结果无功而返。这首史诗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为例了解两河文明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特点。)

提示:带有宗教神话色彩,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

 

补充材料 苏美尔时期文学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学者们已发现了至少五千块以上的泥板其内容是文学作品,包括神话、史诗、诗歌、故事、格言以及新万博性的记录等,从形式到内容都算得上丰富多彩。神话中,“天堂故事”、“大洪水的故事”很可能是希伯来人旧约圣经中“失乐园”、“诺言方舟”等故事的原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史诗中有关大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对人类其他地域文明的深远影响。)

提示:提供了希伯来人旧约圣经中“失乐园”、“诺言方舟”等故事的原型。

 

材料十四 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数学知识达到古代很高的水平。苏美尔人采用 10进位和 60 进位记数法。他们运用六十进位计算时间和圆周,将圆周分为 360度,时间 1 小时为 60 分,1 分为 60 秒。古巴比伦数学家已经知道四则运算,能求出平方根、立方根,解出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在几何学方面,他们知道运用商高定理(勾 2+股 2=弦 2),能计算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并且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计算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古巴比伦数学家还算出圆周率为 3。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两河文明在数学知识方面的造诣。)

提示:其发明的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补充材料 苏美尔人根据月亮运行的规律,制定历法。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1 年分为 12 个月,6 个月每月 30 天,另 6 个月每月 29 天,全年共 354 天。这样每年比太阳年(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短 11 天多时间,遂置闰月来补足。古巴比伦人已能将行星和恒星区分开来,并且知道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运行轨道。他们观察出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视运动轨道——黄道,依黄道上各星座代表的地段而划出太阳在一年十二个月所处的位置,即黄道十二宫。古巴比伦时期的文献中还记载了对流星、彗星等星变异象的观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两河文明在历法、天文上的主要成就。)

 

3)古代尼罗河埃及文明

(阅读《纲要》下,第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新万博地理概况。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综合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以纳尔迈调色板和蝎王权标头等史实了解古埃及的统一。通过了解法老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认识古埃及奴隶制下君主专制的主要特征。通过古埃及创制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和莎草纸等代表性成就,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在文学、历法、建筑、数学等领域的造诣。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个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希腊新万博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的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区几乎常年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候风影响才降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新万博地理概况。)

提示:地理位置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尼罗河提供了肥沃的黑土和充沛的水源;形成狭窄的河谷地区,即上埃及和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即下埃及,上下埃及地区依靠尼罗河提供连通的交通条件。

 

补充材料1 尼罗河不仅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此外,由于淤泥的沉淀,河两岸地面增高,因此泛滥时河水不是冲出堤岸,而是缓缓地通过河渠蔓延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在两岸的旧河道和低地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塘。在进入碱水期以后,池塘中的河水倒流出来,一方面使得土地更加充分地吸收水分,并且把周围土地中由于泛滥而产生的盐分冲掉;另一方面又可以补充灌溉,在河谷逐渐干旱起来时及时提供灌溉水源。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为什么古希腊新万博学家希罗多德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补充材料2 虽然古埃及人将沙漠视为“异域”、“死亡之地”,但那儿丰富得宝藏却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力。沙漠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富产石材、矿产,吸引着埃及人不断前往狩猎和采矿。

矿石有法雍绿洲的石膏、南部绿洲的明矾、努比亚附近的铜等。其中泡碱的作用尤其重要,它是制作木乃伊和玻璃器皿的重要材料。绿洲之外的山区也是许多宝石的产区,最常见的是水晶石。此外,这里也出产陶土。对古埃及新万博产生最深远影响的,还是沙漠中丰富的金矿。新王国末期以前的几千年中,它是埃及占主导地位的商贸资源,古埃及人用黄金换取本国缺乏的资源,如木材、铜、铁、香料、象牙、油等等;此外,在新王国即帝国时期,黄金还是重要的“外交赠品”,法老们或者用黄金与当时的近东强国结好,或者用黄金收买、拉拢叙利亚、巴勒斯坦那些见风使舵的小国,有些学者称之为“黄金外交”。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沙漠地带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提示:提供了丰富的野生动物、石材、矿产等资源;黄金更成为古埃及王国商贸和外交的重要资源。

 

补充材料3 沙漠和山区也是人们捕猎鸵鸟、野驴等的好去处。考古资料证明,在公元前1300年以前,古埃及人一直在大规模地捕猎这些野生动物,并把它们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对沙漠中各种矿石、石料的开采,是古埃及经济生活的重要环节。没有积极开发“异域之地”的愿望和勇气,也就不会有吉萨大金字塔、卡塔克神庙等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令后世人赞叹不已的其他艺术成就。

总之,河谷与沙漠共同构成了古埃及文明发展的摇篮,二者相辅相成,在古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特征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埃及人的“二元对称”、“均衡”、“和谐”、“秩序”等观念的产生,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探究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尝试以对比方式进行概括异同点。)

提示:同样都是在大河流域泛滥,提供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但古埃及文明是河谷与沙漠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文明发展的摇篮,并形成“二元对称”、“均衡”、“和谐”、“秩序”等观念。

 

材料二 右图为古埃及的新万博分期(来源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第二章,第73页)

前王朝时期是古埃及文明的萌芽时期。象形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发展、与其他地区交流的增加,都是早期文明的标志。古埃及文明尚处在起步阶段,成为其独特性质的各种因素,如强大的王权、保守、延续、相对封闭等等,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表现出来。……区域性文化的出现、发展及走向统一。

后期,王权开始出现,区域性文化逐渐趋向统一。在上埃及、孟菲斯附近和三角洲发现了大量带有王名的纪念物,主要有调色板和权标头两种。最著名的是发现于赫拉康波里斯的纳尔迈调色板和蝎王权标头。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新万博进程。概括在文明早期阶段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的共同轨迹。)

提示:象形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发展、与其他地区交流的增加,都是二者早期文明的相同标志;随后区域性文化的出现、发展及走向统一。)

 

补充材料 纳尔迈调色板(右图)是一块盾形石板,出土于埃及的赫拉康波里斯,高63厘米,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统治的画面。

调色板的正面,纳尔迈头戴红冠,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他们的前面,横躺着十具被斩首的敌人的尸体。调色板反面,纳尔迈头戴白冠,右手高举权标,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

调色板最引人注意的是,反面的纳尔迈戴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正面戴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两冠戴于一身,这在日后的埃及新万博上一直都是表示全国统一的标志,而且有时两冠合一,被称为红白王冠。调色板被认为是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实证。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古代史卷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分析纳尔迈调色板的史料价值。

提示:纳尔迈调色板是出土的考古文物,是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可以与古埃及早期文明的文献史料互相验证。调色板中国王巡视战场等内容可以用于研究古埃及早期文明中各城邦相互攻伐的战争;调色板中国王佩戴代表上埃及的白冠和下埃及的红冠于一身可以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走向统一的史实。整体而言,作为实物证据,纳尔迈调色板对于研究古埃及早期文明从城邦攻伐混战走向统一的新万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材料三 古王国即曼尼托纪年中的第3至8王朝,代表着埃及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在这期间,埃及最终完成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专制王权发展到了顶峰。

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王权通过以宰相为首的官僚机构而得到加强。宰相被称为“全国的管家”和“国王的耳目”,其下设有掌玺大臣(掌管尼罗河的交通运输)、赏赐大臣(负责所有的牲畜)、财政大臣(掌管全国的财政分署和仓库、负责征收赋税;可能年景不好时,还要负责分配种子和牲畜)、管辖各州的州长及下属的管理城市和周围村庄的市长。宰相没有军权,军队由另一个独立的职官——军队长官统领。在古王国鼎盛期,州完全附属于中央。国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更换各州的长官。

以国家最高长官——宰相、军事长官和各级官吏、各大神庙的高级祭司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牢固地附属于王室,这个中央管理体系通过不断扩大的官僚队伍来运行。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王国时期埃及专制王权得以强化的具体表现,分析埃及的社会结构的特点。)

提示:法老被神化,成为法律的来源;法老通过庞大的官僚机构,包括宰相、军事长官和各级官吏、各大神庙的高级祭司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牢固地附属于王室来维持王朝的统治秩序。古埃及社会等级森严。

 

补充材料 国王对经济生活的绝对控制是埃及文明最后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尽管当时已有了私有财产和私营企业,但都还不像在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普遍。国家不仅控制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而且还负责产品的分配。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支,也作荒年时的储备物。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除缴纳赋税外,每个村社还得派男子服徭役,即强制性劳役。金字塔就是这些劳工最著名的劳动成果,这些劳工还被派去采石、开矿和整修灌溉沟渠。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文明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理解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

提示:差异在于古代埃及国家控制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还负责产品的分配,体现出国王对经济生活的绝对控制。这种控制支撑了国家的大规模建筑工程,产生如金字塔这样的宏伟建筑成果。

 

材料四 第5王朝以后,宗教领域的重要变化是对太阳神和死神奥塞里斯的崇拜日渐兴盛。……死后的国王和死神奥塞里斯的结合开始出现,表现在《金字塔铭文》中体现保佑国王通过冥世之路,到达来世、获得永生的宗教咒语,最早出现在国王乌纳斯金字塔与河谷享殿的通道墙壁上。从此,国王与拉神(太阳神)与奥斯里斯的双重结合在古代埃及的新万博上一直延续下去,这种二元化的特性成为古埃及王权观念的核心:与奥塞里斯的结合,象征着王权的延续和国王在冥世的神圣地位;而作为拉神之子的形象则象征着过往在今世和将来的权威。这种双重性体现了宇宙和社会秩序的延续。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思之窗,理解古埃及法老的神圣地位。)

提示:君权神授,代表了法老至高无上的神王地位。

 

材料五 (右图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蝎王权标头上的蝎子可能是蝎王名字的象形文字写法,也是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象形文字。由于这些文字在神庙中出现的最多,所以希腊人将它们称作圣书体(上图,hieroglyphs),这个词由两个希腊词汇组成,意思就是“神圣的书写”。

圣书体象形文字虽然生动而形象,但在实际使用中并不方便。埃及人在正式场合和雕刻纪念碑的铭文时虽使用圣书体象形文字,但日常生活中他们主要使用僧侣体文字,这是一种简化了的象形文字。僧侣体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千纪早期,被埃及人使用了3000多年,约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600年。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展历程。)

 

材料六 古代埃及人没有创作出大部头的文学著作,但他们也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神话、格言、祈祷文、教训、传记、战记,等等。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古代埃及及各个新万博时期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关于奥西里斯、奥西里斯同其弟塞特的斗争、奥西里斯之子荷鲁斯同塞特之间的斗争的神话、大臣乌尼传等传记铭文,占领尤巴城等战记、两兄弟的故事等小说都给人以深刻印象。(右图为古埃及的九柱神崇拜。)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古埃及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

提示:体裁多种多样,反映各个新万博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宗教色彩浓厚,神的世界与人的社会相映射。

 

材料七 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泛滥季(7—10月)、生长季(11—2月)、干旱季(3—6月),这充分说明尼罗河的自然变化与农业生产的节奏是互相协调的,由于很少有因水位低而引起的坏年景,古埃及的农业有很大的自然性,人们满足于“靠天吃饭”,因而农业技术长期落后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埃及直到18王朝才出现一种很简单的灌溉工具——“沙杜夫”,(右图)而此前一直使用这种原始的“池塘灌溉法”。

尼罗河赠给古埃及人的不仅是肥沃的农田,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沼泽地,这儿的野生动植物是古埃及人重要的食物来源。……沼泽地中盛产纸草和芦苇,这两种植物有广泛的用途,尤其是纸草(一种用纸莎草根茎制成的书写材料,英文单词“纸张”词根就来自于其拉丁文拼写。),不仅可用来作书写原料、织布、编席,还可以人食。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历法和莎草对古埃及文明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提示:太阳历指导了农业生产;莎草是重要书写材料,也提供出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材料八 第4王朝的物质文明达到了古王国时期的顶峰,也是埃及新万博上王权强盛的黄金时期。该王朝第一个国王斯涅弗鲁共建造了3个金字塔,他的后继者胡夫、哈夫拉和门卡拉在吉萨郊外留下了闻名世界的三大金字塔。(右图)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 14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35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重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金字塔的修筑过程,感悟古代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探究修建金字塔的主要用意。)

提示:金字塔中安放法老的木乃伊,寓意法老在来世天国得以永生,并继续享受人间一般尊荣的待遇和地位。

 

补充材料1 古埃及人在应用科学(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天文观察是祭司的职责,目的是要找出吉凶祸福的征兆。现在所知道的古埃及最早的星座图是在第12王朝时的墓中发现的。在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的总管森穆特墓的天花板上也有一个天文图。还发现有19和20王朝的星座图和星位表。到新王国时,埃及人已知道43个星座,在天文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了古代埃及人的历法。他们最初用的是阴历,后来改用阳历。古埃及人发现,每年阳历的6月15日(古埃及历的7月19日),在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同时发生。他们把这样的现象两次发生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比现在的一年少1/4天)。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共360天,余5天为节日之用。在一份纸草的背面,人们发现了一些有关历法的记录,其中记有人过去所不知道的古埃及人的星期原则,而不是古埃及人通常使用的旬(10天)。埃及年比太阳年(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实际上少1/4天,因此,这个误差要过1460多年才能重合并纠正过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对罗马共和国晚期凯撒制定的朱里亚历有很大影响。

古代埃及的若干医学文献被现代人发现。其中最古老的大概要数《史密特医学纸草》,其内容是有关外科方面的医术。1872年,在埃及古都底比斯,发现了长约20.5米的《艾贝尔斯纸草》(因买得此纸草的德国人而得名),该纸草包含有900个医治各种疾病的厨房,可以说是古代埃及人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它不仅尽在了各种病症及感觉,还有治疗方法,甚至有美容的内容(如弄平皱纹、除痣、改变肤色、头发和眉毛的染色、矫正视力等等。)古埃及人用以治病的药物十分广泛,他们利用了动物、植物和矿物的有关成分来制作药剂。古埃及人注意探索人的疾病的起因,在中王国时期,埃及人便提出各种疾病的基础是心脏和血管的变化的理论。古代埃及人在外科医术方面特别发达,这可能与他们解剖尸体、制作木乃伊有关。

    古代埃及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发生得很早。考古学家发现了若干古代埃及人的有关数学的纸草文献,如《莫斯科数学纸草》、《林德纸草》(又称《阿赫摩斯纸草》)、《阿纳斯塔西纸草》等。《林德纸草》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获知一切奥秘的指南”,说明古代埃及人对数学十分重视。从这些数学文献中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在数学方面的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大类。代数已能解一次方程。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自己的十进位的计数制度,并创造了表示一些数的象形文字符号,包括分数的符号。但由于他们没有位值制,因此,要写某些数字,就必需用很多个符号。如986这个数,它要用9个表示100的符号、8个表示10的符号和6个表示1的符号等。他们的算术主要是用迭加法,乘除法也是化做迭加步骤来做的。……埃及人也会求柱体等的体积。古埃及人的数学产生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例如重新划定因尼罗河泛滥而弄得模糊的田界、修建金字塔、确定给劳动者的报酬,按土地面积征税、计量粮食等。他们将数学与天文观察相结合,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测量埃及国家的面积和埃及境内尼罗河的长度;他们在建筑方面运用数学知识的成就也十分显著。

    古代埃及的建筑以其雄伟浑厚而为世人所瞩目。除大金字塔外,在底比斯修建的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尔神庙,也是古代埃及人的杰作。这两个大神庙都始建于中王国时期,但大规模的建筑却是在新王国时期(这时的哈特舍普苏特、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三世、拉美西斯二世诸王对对此神庙的建筑作出了贡献),直到希腊人占领时期才告结束。这两个大神庙都以其众多巨大的圆柱(右图)著称于世,其中卡尔纳克神庙有12根大圆柱,每根高70英尺,柱子上有70吨重的横梁,作开花状的柱顶可站立100人;此外,还有122根圆柱高45英尺,圆周长28英尺。这两个大神庙的圆柱和墙壁上满是雕刻和象形文字,著名的《图特摩斯三世年代记》、拉美西斯二世有关卡迭什战役的情景和铭文就刻在这些柱子和墙壁上。除神庙和金字塔外,还要要塞建筑,考古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中王国时期在尼罗河第二瀑布地方修建的要塞。(右图为古埃及军事要塞复原图)

   古代埃及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刻和绘画)。雕刻有浮雕和圆雕。浮雕多在坟墓和神庙的墙上,也刻在其他物品上(如权标头、调色板等),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战争等),为研究古代埃及的新万博提供了极为丰富而生动的资料。圆雕的数量也很多,大者如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尔神庙前的巨大雕像、门隆巨像等,小者如著名的埃赫那吞的王后涅菲尔提提像。这些雕刻起自前王朝时代,历时几千年。现代欧美各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都收藏了古代埃及的大量作品。古代埃及的绘画作品,如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中的猫》,新王国时期《三个女音乐家》等都是杰作。古埃及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右图为《三个女音乐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埃及文明为人类古代应用科学和文化艺术宝库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补充材料2 与美索不达米亚社会一样,埃及和努比亚也建立了父权制社会,在公共事务和家庭生活中,男性居于主导地位。上层社会的女性监管着家内奴隶的家务劳动。男人和女人都能积累包括奴隶在内的财产,并把这些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埃及和努比亚的统治者都是男性,政府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权几乎都掌握在男性手中。不过埃及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要比美索不达米亚妇女们重要得多。王室妇女常常作为年幼法老的代理人,对国家进行统治。如女王哈特谢普苏特,曾与继子图特摩斯三世共治过一段时间。努比亚则恰恰相反,大量证据证明库什国王有好几位女性统治者,某些女性独立统治国家,而另外一些则和男性国王进行共治,还有人以摄政王的名义进行代理统治。同时,埃及和努比亚的某些妇女成为祭司,为宗教仪式服务,享有巨大的权利。有些妇女接受了正规教育,从事书吏的职业,为政府和私人团体起草行政和法律文献。

——摘编自【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

设问环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今中外妇女社会地位”问题,仿照材料自拟论题展开一段说明。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提示:论题可以为“父权制的存在是古代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为西方妇女解放提供了重要条件”等。

 

4古代印度文明

(阅读《纲要》下,第5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印度新万博发展进程的特殊性。通过考古遗址发现了解哈拉巴文化为代表的远古印度文明的兴衰。理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北部以后恒河流域得到开发的重要影响。了解吠舍时代印度进入列国并立的局面,概括国家形成过程中种姓制度出现的基本概况,认识这种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对印度社会和新万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产生和对种姓制度的冲击。通过分析《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相关史诗内容,理解史诗中反映的不同时期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了解古代印度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成就,认识这些成就对人类文明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拓展阅读:(右图为印度地貌图

材料一 印度既是由不同地区、同样也是以不合常规的方式拼凑在一起的传统的混合体,它从未能把这些相异的东西成功地完全融为一体。它的面积过于广袤(包括巴基斯坦在内为400万平方千米,也就是说,相当于欧洲共同体6个创始国总面积的三四倍),人口过于密集(不把巴基斯坦计算在内,1963年其人口就达到4.38亿人)。另外,它也太过分散,从未有过安宁的过去。南方的德干高原是一块居民的文明都很保守的地区,顽固地反对变化。西半部则是印度河流域干旱贫瘠之地,与伊朗相连,同时,越过开伯尔山口,与突厥斯坦和整个动荡不安的中亚连接在一起。这里大门洞开,易于受到外敌的入侵,是印度一个危险重重和悲怆动人的地区。

最后(除昨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之外),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力量把整个南亚次大陆置入自己的统治之下,昨天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1947年激烈而血迹斑斑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之后就是这样。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参照布罗代尔先生的论述视角,探究印度新万博发展进程的特殊性。)

提示:印度的新万博就是一部外来民族不断侵入,创造多元文化的新万博;唯一传承下来的是其种姓制度。

 

材料二 印度河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城市文明,其中尤以摩亨佐·达罗(右图)和哈拉巴两座城市遗址为杰出代表。两城相距约700公里,城市规模都很大,约85万平方米,城市的布局、建筑都极其相似,连火砖的尺寸都一样。两城都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又称下区)为市民居住区,大街小巷纵横,街道最宽有10米左右,街巷两旁数千座砖房鳞次栉比;房屋大多为两层或以上,几乎每家都有水井、浴室、水冲式厕所和下水道。下水道与街巷下的地下排水系统相连,将污水排出城外。西区(又称上区、卫城)建在高达10余米的人工平台上,周围是高10余米的城墙,城内有大厅、大浴池、粮仓等公共建筑。据推算,当时两城的人口规模都在4万人左右,这在同一新万博时期的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古代史卷

考古学家柴尔德曾经举出城市的十大特征:(一)范围和人口均有一定规模;(二)分工专业化;(三)生产剩余物质能够集中;(四)社会阶级分化明显,上层阶级成员(包括宗教、政治、军事)组织并且统治社会;(五)国家和政府组织成形,其中的成员的资格是以其居住权为主,也就是说,从基于血缘关系的农村居住转为基于地缘关系的城市公民;(六)有公众建筑物,如神庙、宫殿、仓库、灌溉沟渠等等;(七)有远程的贸易活动,所交易的货品不论在数量和专业化程度上均增加;(八)具有纪念性质的大型工艺品开始出现,而这些工艺品具有一致的形制;(九)文字出现,使得组织和管理的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十)算术、天文、几何等较抽象的科学开始萌芽。(参见上文)

关注点:(依据材料,指出古印度城市文明与其他早期城市文明的共同点。参考柴尔德的研究成果,说明古印度城市文明遗址的重要价值。)

提示:都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出现公共建筑和防御性城墙等。作为考古发现的第一手实物史料,对研究古印度早期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补充材料1 与起源同样陷入迷雾的印度河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摩亨佐·达罗出土了几具散乱的布满伤痕的尸骨,城墙有被火烧过的迹象。针对这些考古现象,以实物证文献,学者们提出了“雅利安毁灭说”。中亚草原的原始雅利安人通过兴都库什山口进入“五河地区”(即今天的印度河上游地区),他们的到来伴随着烧杀和征服,最终毁灭了一度繁荣的印度河文明。

1991年,生物学家保罗·爱德华在广泛分析哈拉巴遗址的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瘟疫说”。印度河文明的明显特色就是城市规划的蒸汽、给排水系统的完善,以及对卫生的追求。居民生活用水来自水井,排水沟由烧制砖建造,通达各个居室之下,修砌水平也很高。但是,哈拉巴人最终未能成功地将污水排泄和饮用水分开,交叉污染随之发生,并导致水生疾病的传播,人口大批死亡。由于神秘观念作祟,人们逃往农村。因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返回的奴隶每次都遭到失败,加上洪水等天灾,城市最终被放弃。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文明倒退,并最终衰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有关印度河文明兴衰的学术见解。参照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理解缘何古印度早期文明始终迷雾重重,众说纷纭?)

提示:诚如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所叙述:“20世纪世纪的考古发掘,其成果不可谓不多,但是,对于这个文明的研究却进展不大,无法成功地释读其文字,不知其起源,也不知其为何消失。新万博学家的这个困难,主要是因为这个文明没有留下更多的文献资料,以致我们无法追寻,也没有方向感,只能如盲人摸象一般地猜谜。”虽有丰厚的考古发现,但是因为缺乏可以释读的重要文献,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研究方向,并得出准确的结论。

 

补充材料2 哈拉巴文化的城市经过其繁荣期以后,先后都变成了被人遗忘的废墟。由于文字尚未释读成功,这种文明的创造者至今还未确 定。学者们提出种种不同的假说。有人说他们是苏美尔人,可是提不出切实 证据。有人说他们是雅利安人,可是雅利安人的文化与哈拉巴文化又有明显 的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人,可是又不能从他们的语言上加以 证实。又有学者认为他们是混血人种,这当然也只能是一种推测。

至于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有些学者认 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 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巴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 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去。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巴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土壤逐渐恶化,致使哈拉巴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巴 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最后一说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巴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了。因此,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谈谈你对古印度早期文明兴衰的看法。)

 

材料三 哈拉巴文明是城市文明,雅利安人进入,北印度再次经历由从游牧、农耕向城市文明的演变过程。但这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一种倒退,因为雅利安人带来了铁器的广泛使用,他们的起点比较高。雅利安人使用铁制工具开辟森林,开垦土地,进行大规模的农耕,物质文明有了迅速提高。生产力的大发展,使得民众有更多闲暇进行宗教活动和哲学思索,因此精神文明也硕果累累。他们贡献了梵语、宗教、各派哲学,创立了种姓制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贡献,或者通过它们的被采納,或者由于它们所激起的反抗,培育出了进一步的思想和制度。

——摘自林太:《印度通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辩证分析雅利安人进入对古印度文明的影响。)

提示:哈拉巴文明虽然湮灭,雅利安人到来使北印度重新经历游牧、农耕向城市文明的演变过程,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新万博的倒退,因为雅利安人带来了铁器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更高层次发展。

 

材料四 雅和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后,集中居住在旁遮普有大片草地供放牧牲畜的多雨地带。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史诗《梨俱吠陀》中,旁遮普的河流经常给提到,而恒河仅被提到过一次。不过,渐渐地雅利安人开始扩散到森林茂密的恒河流域。他们的扩张最初很缓慢,因为手头可用的工具只有石斧、青铜斧和铜斧。但是,约公元前800年时,铁得到采用,扩张的步子大大加快了。这时,主要活动由畜牧业改为农业。此外,恒河流域的季风气候也使栽稻成为可能。在旁遮普,栽稻比种小麦和大麦时的产量要高很多。因而,人口密度的中心从西北部转向东部,东部成为最初的强大王国的所在地。

从畜牧业转向农业,促进了建立新村庄所必需的各种行业,如木工业、冶金业、纺织业和制革业等。随着以河流充当运输剩余粮食的天然交通干线,农业也促进了贸易。贸易刚开始时,通常实行以货易货的办法,母牛为大笔交易中的价值单位。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当铸币出现时,最早的度量衡恰恰正是雅利安印度文明之前所实行的度量衡。城市由原为贸易重地或专营某些行业的村庄发展而来。(右图为前6世纪印度列国形势图)

经济发展转过来又促进政治上的合并。原先,印度雅利安人象他们西方的亲族那样,由得到长者议会和部落大会帮助的部落首领组织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恒河平原的部落让位于王国,旁遮普和喜马拉雅山山麓的部落让位于共和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北部以后恒河流域得到开发的重要影响。)

提示:雅利安人带来铁器五的广泛使用,农业和手工业得到发展,也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区域性经济联系和交流的拓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合并,形成了印度列国并立的局面。

 

材料五 列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可以分为君主国和共和国两大类。

十六大国的大多数是君主国。在君主国中,国王享有广泛的权力和特权。他有权征收土地税以及种种商业税,有权处置山林之地以及无主财产,还有权征发劳役。国王还掌握着军事、行政和司法方面的最高权力。在国王的宫廷中有许多大臣供职。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称为“普罗希塔”的国王顾问。在一些国家里,称为“森纳帕提”的大将军享有比普罗希塔更高的地位,尤其是当王子出任大将军的时候。他不仅掌握军事大权,而且执掌一些司法方面的职权。此外还有一些称为“摩诃摩特罗”的大臣,他们分别主管审判、军队、度量衡以及其他种种部门的事务。另有一些称为“维耶瓦哈里伽”的法官,他们协助国王从事审判工作。判案的依据是教法(法经、法论)、习惯法和国王的法令。刑事案件则往往用“神判法”来定案。随着兼并和领土扩张,一些大国还在被征服地区设立总督或“副王”。这些重要职务通常都委派给王子们去担任,有时国王也派自己亲信的将领去作行省总督。在这一时期的各君主国中,王权在不同程度上都加强了。

共和国与君主国的基本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没有真正的世袭君主,而且部落的议事会在决定国家大事起着重要作用。在列国时代,君主国和共和国两中体制一直并存着。从君主制变为共和制的事例不多,主要在西北部,如剑浮沙。就整个发展趋势来看,君主制在恒河流域不仅占了优势,而且最终将取共和制而代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列国时代主要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制最终取代共和制的原因。)

(提示:主要国家都有王权的不同程度的加强,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系统,在国家治理和司法审判中都带有传统习惯法和宗教法的色彩。君主制取代共和制主要原因是更适应农耕文明发展的大型社会组织的需要。)

 

材料六 关于种性等级制度的起源,虽然现已提出许多种理论,但普遍同意,肤色是一个基本因素。其实,梵文中的种姓——瓦尔纳一词,意即肤色。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和当地黑土著在肤色上的差别,称土著为达塞人,即奴隶。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故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从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签上(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和农民(吠舍)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种姓制度的起源。)

提示:普遍观点都认可来自于雅利安人根据肤色而制定社会等级,印度被征服的当地土著人列为最低等级,并被限制了社会权利。

 

补充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种族上的划分不再与现实相符合。雅利安部落常常与达塞部落结成联盟,进行对其他雅利安部落的战争。而且,雅利安移民还同采纳雅利安语言和习俗的土著混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达塞人的祭土开始成为婆罗门,他们的首领成为刹帝利。由于上述原因,今天,印度南部黑皮肤的婆罗门同样具有贵族气派,而印度北部某些地区的白皮肤、灰眼睛的贱民也不再因为他们的白皮肤而地位有所提高。为了切合这些现实,商人和某些地主被归入吠舍,而耕种者和一般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种姓制度的新万博变化,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提示:种族不在成为种姓制度的区分标准,逐渐依据职业和社会阶层来划分。原因是政治经济联系的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交融等。

 

材料七 在这四大划分内,现已成长起令人迷惑的各式各样的种姓。它们都有四个基本特征。一个特征是具有独特的职业,所以银行家和商人常属于吠舍种姓。另一特征是有世袭的原则,这体现在对婚姻的复杂的规定和限制中。此外,种姓对食物、水、接触和礼仪的纯洁还有更进一步的种种限制。最后,每一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法",即道德准则,用以规定各种义务和责任,如赡养家庭,履行为结婚、出生和去世定下的仪式,等等。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种姓制度的主要特征。)

提示:种姓制度下每个种姓都有独特的职业;种姓世代沿袭,不同种姓之间不得通婚;种姓制度下不同种姓在衣食住行、社会礼仪、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

 

补充材料 在一个较世俗的水平上,婆罗门由于他们的职责所具有的神圣性质而享有很多特权和豁免权。而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则得到保证,他们将在今世和来世获得一定的报答。对"土地这种礼物",评价最高,因为它"解除了赠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门得到大量的地产,包括整座的村庄。除此之外,婆罗门还免交各种捐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巴以自己的虔诚行为清偿了这种债务。由于婆罗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得被判处死刑或任何类型的肉刑。最后,有关法、因果报应和再生的教义实际上也为婆罗门控制人们的心灵提供了不可抗拒的手段。

在这一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即不可接触的人,今天约占印度人口的七分之一。他们注定只可从事商业或那些被认为是不洁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或是沾污了某些仪式,或是获取人或动物的生命。这些职业包括猎人、捕鱼人、屠夫、刽子手、掘墓人、承办丧葬者、制革工人、皮革工人和清道夫。贱民们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材庄或城镇外面的住房里,只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寺院和水井.他们必须非常小心地避免沾污各种姓中的成员,也就是说,不可与后者发生任何肉体上的接触,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可进入后者的视线。贱民们应由于他们过去的罪孽而对他们现在的苦境负责。改善在来世中的地位是贱民们唯一的希望,而这只有通过恭敬地履行现世中的责任和义务来实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高种姓的婆罗门和“贱民”在社会权利的巨大反差,探究其消极影响。)

提示:高种姓的婆罗门享受大量地产财富、神圣的社会地位和司法上的豁免权;“贱民”受到职业歧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备受压迫。种姓制度在印度长期沿袭,造成社会阶级对立,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

 

材料八 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然而随着马木路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经历过许多调整,并且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社会法令和宗教法令的结合,使种姓制度至今仍在起作用。应该指出,种姓制度还有关于相互帮助的种种规定,使一个人只要遵守其规定便可获得安全。所以,种姓制度现在仍是印度社会钢铁般的框架。虽然它现已受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并由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急迫需要而遭到破坏,但它实际上仍在印度四分之三人口居住的农村地区发挥作用。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古代史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评析种姓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和影响。)

提示:新万博发展进程中种姓制度成为外来征服者巩固政权和近代英国殖民维系统治的重要工具;长期新万博和宗教积淀使种姓制度依然有深厚的社会土壤;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等级成员之间的安全,维系了社会稳定。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的社会进步,与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化和民主化的新万博潮流相悖离。

 

材料九 伽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首领净饭王的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其被弟子尊为“佛陀”。佛陀传教,不是从世界起源之类的哲学问题开始,而是从分析人生问题入手。认为,世人正处于无边苦海之中,如同中了箭的人一样,当务之急是拯救世人,而不是从抽象的大道理谈起。

佛陀的教义和婆罗门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婆罗教认为,神是人的命运的主宰,神和人当然是不平等的;在人类之中又分为不同的种姓,种姓之间又是不平等的。可是佛教不承认神的主宰地位,把“神”和人以及其他生物都放在“众生”之列。佛教认为神比人有大得多的神通,但是神作为众生之一种也不能免除轮回之苦。神还必须从佛陀教义的启示中求得最终解脱,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他指出,一切人都是母亲怀胎而生,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洗澡以后都能变得清洁,根本不存在婆罗门教所说某一种姓清洁、某一种姓不清洁的问题。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而且如果从分工看,刹帝利作为君主所属的种姓,地位应该比婆罗门更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佛教的产生,概括其教义主张对种姓制度冲击的具体内容。)

提示:佛教驳斥婆罗门教教义中关于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提出了“众生平等”;认为种姓制度是职业不同分工形成,而世俗君主的地位应该高于婆罗门。

 

材料十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列国时代的社会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四个种姓的人都有贫富分化现象,因而原来的种姓地位并不一定就能反映一个人的实际阶级地位。在四种姓中居于第一位的婆罗门,原是神权贵族,有的变成了从事农业的奴隶主,有的却变成了贫困的小农。佛经中说,许多婆罗门当了医生、信差、税吏、樵夫、牧人、屠夫、侍卫、猎人、木匠;还有不少婆罗门以赌博、讨好他人、斗鸡斗狗、演口技、算命相面、施魔术、念咒语等等手段陌生。以国王为首领的刹帝利,在列国时期既经过战事而获取了很多的财富,又随王权的加强提高了社会政治地位。不过刹帝利中也有地位下降的人。据佛经文献,刹帝利中有人从事农业,有人作商人,有人作手工业者,甚至有一个刹帝利王子曾先后作过陶工、编篮匠、花匠、厨师等在当时被认为低等的职业。吠舍本是一般平民,可是在列国时期已有许多人经商致富,而且放债取利已成了富有的吠舍的合法职业。佛经里说到许多吠舍财主,他们有大量的财产和奴隶。有了钱也就有了社会地位,这时候“纯洁而忠实”的吠舍已经有权担任城镇的地方官了。当然吠舍中发了财只是那些大商人,普通从事农业的吠舍依旧处境艰苦,其中有人失去自己小块土地,不得不从事裁缝、陶工等低等职业,与首陀罗等级的人为伍。至于四种姓中地位最低的首陀罗,其中也有少数人发了财,还成了佛教的富有的施主;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十分困苦。这时候,首陀罗中的一些人沦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在社会上受尽歧视和凌辱,生活极度艰难。

从以上情况来看,简单的四个种姓已经与社会的实际分化情况不能相符合了。势力日益强大的刹帝利和吠舍上层,对于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越来越感到难以容忍了。至于吠舍下层和广大的首陀罗,他们受尽压榨和欺凌之苦,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自然也抱着十分不满的心情,时刻希望自己的处境有所改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结合材料九、十,从社会层面概括佛教教义主张对种姓制度冲击的原因。)

提示:佛教的教义主张符合商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社会分化的客观要求。

 

补充材料 从佛陀反对婆罗门教的不平等的主张来看,它的作用是积极的。可是,佛陀所主张的“众生平等”的正面意思是,一切众生,只要信奉佛教,都有可能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极乐世界。这平等只是进入虚无缥渺的天国的平等,本质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所起的也只能是一种麻醉人民的消极作用。而且,佛教还禁止收纳负债的人和奴隶出家为僧,因为怕触犯债主和奴隶主的现实权益。这就更可以说明佛教主张的平等是没有实际社会意义的。

佛陀所传的教义适应了当时各种姓(尤其是刹帝利和富有的吠舍)反对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佛教反对苦行,并用比较易懂的通俗语言传教。因此,佛教得到了摩揭陀等国君主的支持,受到了富人的大量布施,也从各种姓中获得了大批的信徒,很快地就发展成了一个大的宗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辩证评析佛教教义的新万博作用。)

提示:从教义主张理论层面,“众生平等”具有一定积极作用,适应了各种姓,尤其是刹帝利和富有的吠舍反对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而且佛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教,得到了君主、富人和信众的支持,发展迅猛。但是其教义的“平等”只是空头支票,沦为麻醉人民的消极工具,没有实际的社会意义。

 

材料十一 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分为18篇,长达10万颂(每颂两行诗,每行16音),是世界文学宝库少见的长诗。它的主题是说婆罗多家族中居楼王一支与般度王一支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双方经过曲折的斗争,最后进行了为期18天的大战。战争牵入了印度所有的国家和部落,结果是居楼王一支全部战死,般度王一支取得胜利。主题以外又插入了许多其他内容的大篇诗章。相传它的作者是毗耶娑,实际上是很多代民间诗人逐渐积累并编集起来。它的基本内容在公元前5世纪已大体形成,而最后写定则在公元4世纪。《罗摩衍那》分为7篇,长24 000颂(精校本约19 000颂)。它的主题是,居萨罗国王子罗摩与妻子悉达隐居时,魔王劫走了悉达;罗摩在神猴协助下,率猴兵打败并杀死魔王,救出了悉达,然后携悉达回国为王。相传此诗的作者是蚁埋,实际上此诗也是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逐渐编成的。两篇史诗的基本内容都是神话性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设问环节:(1)依据材料,概括《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的主要特点。

提示:两部史诗篇幅较长;都是由后世不断积累编集而成;内容上都是神话性质,但都是反映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2)运用唯物史观的视角,评析两部史诗的史料价值。

提示:文学作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构建在一定社会存在之上的主观创作,可以作为新万博研究的旁证材料,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多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列国时代的混战攻伐、种姓制度的纷争、猴子在印度的神圣地位、古代诗歌发展历程等,在史诗内容中都有所体现。但主观的文学创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严谨的史料,要研究古代印度社会,还需要考古实物加以佐证。《梨俱吠陀》等诗歌集同样可以作为参考的材料。

 

材料十二 由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古代印度人民很早就注意观察天象。在吠陀时代,他们就知道金、木、水、火、土五星,将五星与日、月并称为七曜。他们还知道月亮所经过的星座,共27宿。以后又增加一宿,成为28宿。古印度人将一年定为12月,每月定为30日。每年共360日,所余差额用增置闰月的方法来弥补。当然,他们那时的天文知识还是和占星学的迷信混合在一起的。

古代印度人民在数学上也有不少发现。他们创造了从1到9九个数字,加上一个0(原先是用一个点来表示),并提出了数字按位计值的方法。这对数学运算起了重大作用。现在我们都把这种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那是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过去的。为了建筑祭坛的需要,古印度人很早就学会了测量土地面积以及画岀种种几何图形。《仪轨经》中的《准绳经》就专门讲了这方面的知识,其中还包含了直角三角形的勾方加股方等于弦方的定理。

古代印度人民在医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阿阔婆吠陀》中已经记载了 77种病症之名并开出了对症治疗之药。药物基本属金、石、草、木之类。当然在吠陀时代医巫尚未分途,巫术亦被视为一种医术。《仪轨经》中的《考什伽经》也是既讲家庭中的祭祀与巫术,又讲有关医药知识的。佛教也很重视医药知识。在佛教所重视的五明(即五种学问)中,医方明即居其一。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医学作品有間罗迦的《阁罗迦本集》和妙闻的《妙闻本集》。相传阁罗迦是迦腻色迦的御医,即生当公元2世纪。他的书中探讨诊断、疾病预后与疾病分类问题,并把营养、睡眠与节食作为维护健康的三大要素。他的著作原书已佚,现存的是经过他人增订的版本。妙闻的时代稍晚于圏罗迦。他的书涉及外科医学,这是与間罗迦书不同之点。妙闻还强调医生医德的重要性,主张给孤寡、贫民、行人等免费医疗。妙闻的书原本也已不存,现存者是经过后人加工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代印度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成就,认识这些成就对人类文明史进程的重要影响。)

 

5古代希腊文明

(阅读《纲要》下,第6—7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概况。理解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体制形成的重要影响。比较斯巴达城邦的寡头政治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的不同,认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了解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的代表性作品,理解其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影响。了解古希腊在新万博学和哲学方面的成就,认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拓展阅读:

全部古代希腊史可以划分为五大阶段: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前1200)、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和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

 

材料一 古希腊文明的前身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它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约于公元前2000年出现最初的奴隶制城邦国家。爱琴文明又叫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因这一文明先后有两个中心,前期在克里特岛,后期在希腊半岛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爱琴文明约于公元前1100年灭亡。此后,希腊文明经历了一个曲折,社会发展的水平又倒退到氏族制度晚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这段曲折时期又被称为“荷马时代”。又过了几个世纪,希腊人才重新建立国家,进入文明。

——摘编自陈钦庄:《世界文明史简编》

关注点:(依据材料,梳理古代希腊史的阶段分期。)

 

补充材料1 爱琴文化是指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或青铜文化),它包括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为主的两个阶段,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00年前后,希腊语种的一支多利安人侵入希腊半岛和克里特岛,毁灭了仅存在于爱琴海局部地区爱琴文明,导致希腊新万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暂时局部曲折。这个过程在新万博上称为“荷马时代”。

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希腊人建立了许多城市国家,同时又通过广泛的殖民运动在海外建立许多殖民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典型。

古典时代是希腊奴隶制城邦繁荣时代,希波战争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新万博事件。战后,希腊大多数工商城邦的奴隶制经济、文化和民主政治出现了繁荣景象。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城邦由盛转衰的重要新万博转折。战后,由于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自由民贫富分化加剧以及城邦间的混战,使希腊城邦陷入危机而趋于衰落,终于被北方新兴的马其顿王国征服。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是亚历山大率希腊马其顿军队进行侵略波斯的战争,结果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部分:托洛密埃及、安条克叙利亚、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本土,直至最后被罗马吞并。

——摘编自白乐天、李凤飞:《世界全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希腊史各个分期中代表性的史实大事。)

 

补充材料2 克里特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其时期大约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5世纪。它是英国学者伊文思根据克诺索斯王宫的传说于19世纪末发现的。被发现的克里特文明显示,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克里特文明的特征是宏伟华丽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工艺品和强大的海上霸权。

迈锡尼文明是指南希腊的迈锡尼、派罗斯等早斯城邦文明。迈锡尼文明是希腊语人的一支——阿卡亚人创造的,其时约为公元前1500-公元前1200年。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墓地文化,发掘出的青铜武器和工艺品都极精美。迈锡尼一度很强大,曾攻打过埃及和赫梯。公元前13世纪又进攻欧亚交界的特洛耶,出现了著名的特洛耶战争。公元前1200年,多利亚人南下,迈锡尼文明毁灭,希腊新万博进入1个新的时代——荷马时代。

——摘编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古代史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特点。)

提示:克里特文明的特点是宏伟华丽的王宫建筑,精美的工艺品和强大的海上霸权。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是墓地文化,发掘出的青铜武器和工艺品都极精美。

 

补充材料3 迈锡尼文明灭亡以后,迈锡尼时期的奴隶制经济和奴隶制国家也由于多利亚人的破坏而消失了。许多城镇被毁,商旅断绝,不再使用文字,出现文化没落的景象。南迁的多利亚人各部落,其社会发展尚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他们入侵后弃城而居,过着简朴的村落生活。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的300年间,希腊的新万博处于一个既有落后倒退,又有变化发展的阶段。西方人习惯称之为黑暗时代。我国则习惯称之为荷马时代。它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献而得名;又因为荷马史诗描述的是所谓“英雄”的故事,所以也有人称这一时期为英雄时代。

荷马史诗指《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这两部长诗最后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所以统称为荷马史诗。两部史诗的内容都是与迈锡尼联军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有关的故事。史诗以迈锡尼时期的传说和神话为题材,但它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形成期,到公元前8世纪才整理定型,因此又从各个方面对荷马时代的社会情况有所反映。

——摘编自陈钦庄:《世界文明史简编》

关注点:(依据材料,理解为什么西方人把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的300年间的古希腊新万博称为黑暗时代?阅读荷马史诗中有关特洛伊战争的节选原文,区分神话故事和新万博现实。)

提示:迈锡尼文明因为多利亚人的破坏而消失,多利亚人还处于军事民主制时代,因而弃城市而过简朴的村落生活。这一时期希腊的新万博既有落后倒退,又有变化发展。奥利匹亚山上的诸神,包括风流成性的宙斯、嫉妒心极强的赫拉等,诸神之间的情感纠葛是真实现实世界希腊社会生活的写照。

 

材料二 古希腊人的故乡既包括横卧在爱琴海环抱里的巴尔干半岛,也包括海洋周围的其他许多地区。半岛上多山,许多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贯穿半岛,又有一系列崎岖的山地将希腊与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分割开来,在古代这个北部地区叫做马其顿。希腊半岛上没有大平原,山地占80%,也没有利于农业灌溉和商贸交通的大河。希腊半岛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几乎所有城邦距离海洋的距离都不超过40公里。

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潮湿多雨,夏季干燥。每年的降雨量很不一样,农业收入不稳定,时好时坏,干旱和洪涝经常造成农业欠收。半岛约有20%到30%的土地是可耕地。因为缺少平原,大部分地区不能大规模放牧牛马;常见的驯养动物是猪、羊等。公元前7世纪时从近东传入了驯养鸡的技术。最常见的农作物是大麦、谷类、以及葡萄、橄榄等。希腊人最常用的饮料是冲淡的葡萄酒。橄榄油是主要的食用油,同时橄榄也能用来制作洗涤用品和香水。

希腊半岛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建造房屋和船只用的木材,但是早在古代就被希腊人采伐殆尽,后来他们只好从北方其他地区进口木材。半岛上也有各种矿产,最多的是适于制作陶器和雕像的陶土。此外还有大理石等石材。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相对富庶一些,如雅典的银矿就对古典时期雅典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

希腊半岛的东部经济和文化都比西部更为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部海岸线比西部曲折,航海条件更好,而且面朝东方的古代文明发达地区,有方便的条件汲取埃及、西亚文明的成果并与之进行各种交流。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提示:古希腊地区多山少平原,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海洋资源丰富,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潮湿多雨,夏季干燥。农业相对欠缺,依靠葡萄、橄榄等出口和周边地区交换粮食、木材等生活资源。

 

补充材料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门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希腊人生来贫穷却依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提示:希腊人通过海外贸易换取粮食解决了农业欠缺的问题,通过殖民开拓解决了人口增殖的问题。海上贸易和殖民开拓成为古希腊文明走向繁荣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 希腊从公元前8到前6世纪称为“古风时代”,这是希腊城邦形成的时期。“城邦”一词在希腊文中称为“波利斯”(polis),其原义十分丰富,既可以指城堡、城寨,又可以指公民团体,后来引申为城市和国家。一个典型的希腊城邦一般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城市中心和周围的农村所组成,以城为邦是其基本的特色。组成一个城邦的要素通常包括城墙、塔楼等防御设施,社稷和保护神的宗庙,行政机关,集贸市场,用于集会的广场,以及剧院等公共建筑。当然,这些设施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备的发展过程。(按: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550年,希腊地区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城邦的兴起,一是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城邦”希腊文一词的内涵。理解古风时代对古希腊城邦体制形成的重要影响。)

提示:“波利斯”其原义十分丰富,既可以指城堡、城寨,又可以指公民团体,后来引申为城市和国家。古风时代一个典型的希腊城邦一般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城市中心和周围的农村所组成,以城为邦是其基本的特色。组成一个城邦的要素通常包括城墙、塔楼等防御设施,社稷和保护神的宗庙,行政机关,集贸市场,用于集会的广场,以及剧院等公共建筑。这些设施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完备。

 

补充材料 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促成这些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把农村地区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相反,在入侵者入侵之后,他们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地附近,因为高地上的既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又可作为遭遇危险时的避难所。这些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称为“城邦”,而提供避难处的地方则称为“卫城”或“高城”。城邦常策略地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从而吸引更多的移民,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彼此较为隔绝,而又生气勃勃地独立不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册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地理环境下古希腊地区没有形成帝国而形成城邦体制的原因。)

提示:希腊地区缺乏建立帝国所需要的肥沃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反之山脉将农村地区隔成互不相连的小块。村落都坐落在容易防守的高地附近,并策略性地将城邦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从而吸引更多的移民,逐渐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材料四 所谓城邦国家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把周围的若干村镇附属于城市国家的统治之下。这些城邦地方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最大的也不过数十万人,具有小国寡民的特色。当时各地先后建立过二百多个城邦。其中最著有小亚细亚西部沿岸的米利都和以弗所;中希腊的特尔斐与雅典;南希腊的科林斯、阿果斯和斯巴达。

各城邦原则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但也经常通过结盟的方式保持政体治、军事方面的联系。古希腊虽不统一,但在语言文字、宗教节日活动、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都自称是“希腊人”。各城邦建立之初,氏族贵族多独揽政权。在政体上,有贵族共和、贵族寡头和君主制等不同形式。有的城邦因贵族斗争而形成僭主政治。希腊城邦并不完全是民主制。希腊公民的职责是随时准备打仗和进行思考,而不应为生存去劳动,这种贵族观念对于希腊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城邦国家的内涵。理解古希腊各城邦之间的联系。了解古希腊城邦政体形式的不同。认识公民在古希腊城邦中的重要作用。)

提示:所谓城邦国家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把周围的若干村镇附属于城市国家的统治之下。各城邦原则上都是独立自主的,但也经常通过结盟的方式保持政体治、军事方面的联系。古希腊虽不统一,但在语言文字、宗教节日活动、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基本一致,且都自称是“希腊人”。

 

补充材料 这些城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独立,形式上的标志就是神庙的建立。这个时候许多城邦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这些神庙不但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同时也是城邦的政治、社会和军事活动的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地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

多数城邦都是弹丸小邦,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其面积也仅8400平方公里,人口总计约40万。城邦多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多设在高地,位于交通和商贸要道上。每个城邦都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执于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

——摘编自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城邦的主要特点。理解公民在城邦中的重要地位。)

提示:城邦是独立自主,小国寡民;设在高地,位于交通和商贸要道上;与周边农村形成共生关系。公民直接参与城邦国家的管理,并且有服兵役保卫城邦的军事义务。

 

材料五 (公元前750年到550年的对外移民潮)移民运动促进了城邦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东方人的生活方式被带到城邦,由此引起城邦内部贫富差别的加大。社会矛盾再次加剧,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随着公民们城邦意识的增强,以及城邦疆域的逐步固定,富有的贵族家族对权力的垄断收到威胁。……我们从古风时期的诗歌中不断听到贫穷公民对贵族强取豪夺的抗争,以及要求参与政治的呼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移民运动带来的影响。)

提示:移民运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东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但也引起了城邦内部贫富差别的加大,社会矛盾加剧;随着公民城邦意识的增强,要求打破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参与政治管理。

 

到公元前480年,斯巴达和雅典成为最重要的希腊城邦。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问题上,他们截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背景使它们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

 

补充材料1 (斯巴达)为了缓解贵族与平民的这种紧张关系,国家给予全体公民更大的权利,并且将美塞尼亚(被征服区)的土地重新分配,每个公民都得到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由希洛人(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为他们耕种。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里,斯巴达人发展一种平均化、军事化的集体生活模式。……由于斯巴达人这种特殊的军国主义传统,他们的武力相当强大,在希腊世界中以军事力量闻名,政治上更倾向于形成贵族的寡头政治。因此其国家政权体是一种寡头政体,有国王、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等。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斯巴达为了缓解贵族与平民的紧张关系所采取的措施。)

提示:国家给予全体公民更大的权利,重新给公民分配土地和为其耕种的奴隶;政治上形成贵族的寡头政治,有国王、长老会议、公民大会和监察官等。

 

补充材料2 雅典走的是更为平等、更为复杂的改革的道路,她做了许多变革制度的尝试,特别是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帝国时期。在雅典,自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富有的贵族与多数贫穷的公民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首先是提秀斯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设中央管理机关,把各部落的重大事务收归中央议事会管理;②把雅典的所有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掌管行政、司法和宗教权力。这反映了雅典的这个“王”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维护的是贵族特权。

公元前8一前7世纪,雅典设立执政官一贵族会议一公民会议等机构。执政官由一人后增至九人,分掌内政、宗教、司法和军事。由公民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一年一任,期满后进人贵族会议。贵族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可以决定国家一切大事,推荐和制裁执政官,审判刑事案件。成员都为贵族,实行终身制。公民会议则由自备武装的军人组成,这些军人有权参加国家官吏的选举,但出身平民者无权出任。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发展期(公元前6一前5世纪中叶);繁荣期(公元前5世纪中叶一前5世纪末);民主制衰落期(公元前5世纪末一前4世纪下半期)。其间除了短暂的中断外,一直延续了近二百年。如影响较大的有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公元前509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443至前429年伯里利克改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梳理雅典城邦在缓解矛盾实施制度变革中的历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形成发展中三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提示:雅典城邦经历了军事民主制下的贵族政治到公民民主政的转变历程。三次重要改革内容影响如上图。

 

补充材料3 公元前500—前449年的希波战争,使希腊人获得了自由、独立与和平。从此,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阶段,雅典民主政治也进一步发展。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他们根本不被当成人看待,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雅典民主只是奴隶主的民主,奴隶、外邦人、妇女根本无份。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雅典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民主始终是有阶级性的。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希波战争胜利给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影响。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提示:希波战争的胜利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伯利克里时代的鼎盛。实质是一种奴隶制下狭隘且粗糙的原始直接民主,真正有民主权利只有少量的男性城邦公民,奴隶、外邦人、妇女被排斥在民主范围之外。奴隶广泛劳动,并被称为工具,缺乏最基本的权利。

 

材料六 希腊文学以史诗、抒情诗、寓言、戏剧成就最高。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庆典的歌舞表演。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希腊三大悲剧家”;雅典最著名的喜剧家是阿里斯托芬。

希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诗歌。目前确切可知的最早作品是源于荷马时代的荷马史诗,起初是零散的片断,约在公元前9世纪或至迟在公元前8世纪大概由荷马系统编成,完整的定本则出现在希腊字母文字发明以后的公元前6世纪。史诗包括《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两部长诗。……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散文记事家,以文字记录的故事与口头故事相对映。他们的作品内容博杂,新万博、地理、风情、神话、传说混合在一起,但因天灾人祸仅传下来一些只言片语。其中对后世最有影响的是《伊索寓言》,相传其作者是萨摩斯岛的伊索。据说伊索是个奴隶,他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而获得解放,并成为一位哲学家。到公元1世纪,有人将所有的寓言故事都汇集在伊索的名下,统称为《伊索寓言》(今存三百余篇)。(按:《伊索寓言》反映了下层人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对它所影射的权贵们给予了辛辣的讽嘲和无情的鞭挞。)

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赫西俄德曾创作了一部神的史诗―《神谱》,主要描写希腊诸神灵的家系,给相传已久的众多神祇编排了一个庞大、整齐的系统。按希腊神话,最初宇宙是混沌未开,后来从混沌中产生地母盖娅,盖娅生天神鸟剌诺斯;乌剌诺斯和盖娅结合,生下12个提坦巨神。在诸提坦巨神中,普洛米修斯是创造人类的大神。提坦神族的统治被宙斯推翻,宙斯成为宇宙的主宰。并建立了奥林帕斯山(在北希腊)实现对诸神的统治。奥林帕斯山有12主神:众神之父宙斯(雷电之神)、宙斯之妻赫拉(天空之神)、海神波塞冬、农业女神德墨忒尔、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光明之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神阿佛洛狄忒、火神赫菲斯托斯、炉灶女神赫斯提亚、神使赫尔墨斯。这些神与神话便成为希腊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并对后世欧洲的文学艺术严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的代表性作品,理解其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影响。)

 

材料七 古希腊人在史学方面也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三位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新万博》一书,共九卷,记录了大量珍贵的新万博资料,主要描述了希波战争的过程,但也有大量篇幅叙述波斯、腓尼基、埃及、巴比伦、印度、吕底亚、希腊的往事。希罗多德是欧洲第一位大新万博学家,所以在西方有“新万博之父”的赞誉。

修昔底德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八卷,与希罗多德的《新万博》相比,他的作品结构严谨,很少迷信成分。他在书中记录了各种人物的大量演说,借以表达有关各方面的思想和见解,当然这些并不都是演讲的实录,有些甚至是他本人的演绎。总之,他的书留下了大量的军事、政治斗争方面的史料,而关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方面的材料却很少,这是他的一个严重缺陷。

色诺芬著有《希腊史》《万人军远征记》《经济论》等作品,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其中《希腊史》尤为重要,包括了希腊由盛而衰的全过程,他以当时人当事人写当时事,但他明显偏向斯巴达,对他所追随的斯巴达王倍加颂扬和夸张,而对斯巴达霸权衰落的原因却没有任何揭示,此外,他还相信神意和预言,这也是他不及修昔底德的地方。

——摘编自曹顺仙:《世界文明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古希腊三位史学家撰史的不同特点。理解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提示:希罗多德的《新万博》在西方史学史上开创了新万博记述的先河,他博采诸家之长,在史话的基础上,以一事为主线,将搜求到的有关资料纳入一个完整的事件系统之中。修昔底德作品结构严谨,很少迷信成分,记录了各种人物的大量演说,借以表达有关各方面的思想和见解,当然这些并不都是演讲的实录,有些甚至是他本人的演绎。总之,他的书留下了大量的军事、政治斗争方面的史料,而关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方面的材料却很少,这是他的一个严重缺陷。色诺芬作品,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以当时人当事人写当时事,但他明显偏向斯巴达,此外,他还相信神意和预言,这也是他不及修昔底德的地方。希罗多德是欧洲第一位大新万博学家,所以在西方有“新万博之父”的赞誉。

材料八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一些言论通过柏拉图、色诺芬的著作为我们所知,其主要观点是:

“知识即美德”,“凡合乎法律的就是正义的”。他强调哲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人类自身,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认识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研究范畴是以伦理为中心,包括政治、伦理、实际知识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的伦理哲学,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阶段。

从伦理哲学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提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道德观念,他发展了智者派学者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主张“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倡导专家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在处理城邦行政事务上,他主张只能“站在专家一边,即站在能提出真理权威一边”,“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苏格拉底的专家治国的思想,后来成为柏拉图提出培养哲学王教育思想的基础。

——摘编自程禹文著:《世界全史·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苏格拉底在哲学、教育和政治方面主要思想贡献,分析这些思想的重要影响。查找相关资料,思考为什么说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的污点?)

提示:苏格拉底提出在哲学上提出“知识即美德”、“认识自己”,继承发展了智慧学派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主张“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政治上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苏格拉底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阶段,其专家治国理论成为柏拉图提出培养哲学王教育思想的基础。

 

补充材料1 柏拉图其哲学的中心思想即提出了“理念说”。理念,希腊文的本义是“被视之物”。柏拉图认为,世界可以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这就是说在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或称现象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个理念世界。在社会政治观点上,柏拉图拥护贵族政治,反对民主政治。在他的“理想国”内,神用不同的东西造出来三种人,分为哲学家军人武士和劳动者。哲学家被列为第一等,是治理国家的贤哲,“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身上加入了黄金”,具备了“智慧”这种最高美德,理应和适宜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第二等军人武士,是保卫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人,在他们身上含有白银,具备了“勇敢”这种美德,理应和适应于成为国家的保护者。劳动者包括农夫、手工艺者、商人,统称为民间艺工,属于第三等。他们是神用铜铁造成的,具备了“节制这种美德,责任适应于劳动生产,为前二等人服务。至于奴隶,柏拉图从未把他们作为人对待,奴隶水远不能成为主人的朋友。据此,柏拉图认为第一等和第二等人要按严格教育制度培养教育,而教育和道德问题与第三等人是无关的。这样,柏拉图就给奴隶主阶级统治披上了神秘色彩,进一步合法化和神圣化。

——摘编自程禹文著:《世界全史·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柏拉图主要思想主张。分析其“理想国”政治理念的局限性。)

提示:柏拉图主张“理念说”。其“理想国”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使其合法化和神圣化。

 

补充材料2 亚里士多德也是古希腊的一位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正是他的《政治学》一书,将政治学与伦理学从体系上分离开来,开创了政治学这门学科。在国家的起源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起源”论。他指出,人类天生就是政治动物,具有合群的本性。国家正是根据人类这种本性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经历了从家庭、村坊到城邦国家的演进过程。任何人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幸福生活,凡是脱离城邦的人,非神即兽。在论述国家的目的时,他指出,国家是最高、最广泛的社会团体,它的目的,就是要实施最高、最广泛的善业,使公民在道德情操、物质财富与体魄上的需要都得到良好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还对各种政体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主张实行以中产阶级为政治基础的共和政体,并提出了财产私有公用、公民轮流执政、法治等几项重要的政治原则。

——摘编自李世安:《世界文明史》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受到其师柏拉图的直接影响,但又存在很大不同,他的“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名言就是最好的说明。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自然界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首先来自于人的感觉。以此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的“形式和质料说”。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在两者之中,形式赋予质料以确定性和现实性,是质料的决定者,而形式显然属于精神范畴,因此,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并不彻底。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亚里士多德对政治学、逻辑学的主要贡献。)

提示:亚里士多德开创了政治学,主张中产阶级为政治基础的共和政体,提出了财产私有公用、公民轮流执政、法治等几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哲学上提出了他的“形式和质料说”,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小结: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综合所有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时空条件下,人类早期各文明古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古代两河流域形成了法典治国,古代埃及以法老的专制统治维系国家发展,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传承千载之久至今,古代希腊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它们和商周时期血缘宗法为政治纽带的古代中国一起,共同编织出绚丽多彩的早期文明乐章。

 

三、巩固提升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存在一个轴心时代。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四地,虽有千山万水之阻隔,缺乏互通有无之便利,在轴心时代里却分别发展出了具有内在文化相通性的百家思想。古希腊有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佛学的释迦牟尼,中国有思想家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对文化传统的塑造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雅斯贝尔斯认为,轴心时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期,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与突破。而这不同的超越与突破方式及其类型,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决定了今日之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摘编自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新万博的起源与目标》

关注点:(依据教材问题探究,了解轴心时代中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并探讨其中一位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完成学习拓展的要求。)

提示:中国春秋战国的老子、孔孟荀、韩非子、墨子等,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古代印度有佛学的释迦牟尼。考古可以看中国夏朝的二里头遗址、目前热门的三星堆遗址等,不断拓展对早期文明的研究视野,提出更加准确的新万博结论。

 

四、思维导图

 

 

 

 

 

附录:课时参考文献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公元1000年之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4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新万博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

曹顺仙编著:《世界文明史》[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涂厚善著:《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李怀国著:《世界上古文明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李海峰著:《古代近东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陈钦庄:《世界文明史简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白乐天、李凤飞:《世界全史》[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程禹文著:《世界全史·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李世安:《世界文明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按:部分材料选自笔者整理史料汇编世界古代史卷,未注明出处都标注在文段末尾。

 

 

 

 

 

 

 

--

1、待定。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